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MDCT表现鉴别诊断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证实的30例薄壁含囊腔型肺癌和29例薄壁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及MDCT征象.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肺癌组与结核组的患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结核组(60.07±10.26 vs 43.41±17.21,p<0.001).肺癌组的病灶大小(33.08±11.58 vs 21.91±7.40,P<0.001)、含气腔隙大小(24.17±9.96 vs 15.47±6.98,p<0.001)均大于结核组,肺癌组的含气腔隙壁厚小于结核组(2.05±0.90 vs 2.50±0.75,p=0.033).肺癌组的形态学分型以Ⅳ型居多,结核组的形态学分型以Ⅲ型居多,p<0.001.两组的病灶位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组的分叶征、短毛刺、清楚光整的界面、多囊、内部分隔及血管穿行、磨玻璃征的比例高于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的长毛刺、尖角、清楚毛糙的界面、卫星灶、内壁光整的比例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灶整体形状、含气腔隙形状、棘状突起、含气腔隙在病灶内的位置、胸膜凹陷征、胸膜粘连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CT征象不同,分叶征、毛刺征、尖角、瘤肺界面、内壁光整度、腔内结构、磨玻璃征、卫星灶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征象.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1-4至2014-8-28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MRI特征及其相应病理表现. 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2岁,平均53.25岁.临床表现均为乳房肿块.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4例患者,病变位于外上象限者3例、下象限者1例.肿块最大径为6.6 cm,最小为1.7cm.本组4例乳腺神经内分
会议
目的 分析乏血供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CT中的影像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方法 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0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30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瘤患者4例边界清楚,3例边界不清,16例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均表现为边界不清,7例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G3期患者均表现为边界不清;平扫病变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低剂量(低千伏及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在头部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评价.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进行头颈CTA联合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双低组和正常组各30例,双低组采用管电压80kVp对比剂为(威视派克,GE)270mgl/ml;正常组采用120kVp管电压,对比剂为(碘海醇,扬子江)350mgl/ml.对两组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足底滑膜肉瘤的MRI及超声影像学特征.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并经病理、穿刺证实的9例发生于足底的滑膜肉瘤患者. MRI检查 患者检查仪器采用GE 1.5 T磁共振扫描仪以及意大利百胜关节专用核磁共振仪,9例患者全部行常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其中4例加扫个体化定位扫描;6例患者行Gd-DTPA强化扫描,体重剂量为0.1mmol/kg;由两名高级职称放射科医师对所得扫描图像及
目的 探讨薄层CT扫描对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通过分析35例颅底骨折患者常规CT及薄层CT扫描结果. 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颅底骨折的临床征象.薄层CT能清晰显示颅底骨折线、颅内积气及窦腔积液,常规CT未见明显颅底骨折线,仅见颅内积气及窦腔积液,8例薄层CT扫描阴性患者排除颅底骨折诊断. 结论 薄层CT扫描能为颅底骨折提供客观的诊断和鉴别依据,骨折线显示优于常规CT.
目的 确定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常见责任血管,评估MRA及颈部多普勒超声在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研究组纳入36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对照组纳入27名无眩晕主诉的普通脑血管病患者.汇总年龄、性别、脑血管危险因素及颈部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依据MRA原始图及MIP图,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估颅内血管的形态学异常.比较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超声及MRA血管异常的组间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 研究QCC在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的影响因素,实施QCC来改进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的各个环节,制定患者躁动评估表、实施规范约束方式、自制脑部约束枕等,对QCC实施前后我院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固定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有效固定率由实施前的46%提升到实施后的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QCC在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有效
Objects:Pancreatic acinar cell carcinoma (ACC) is a rare tumor tha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preoperativel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nd describe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eatures of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structur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elf-perceived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tent shunt
目的:利用i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糖尿病足(DF)临床治疗前、后的血管影像学特征. 方法:收集17例DF病例资料,以入院治疗前患者的足部CTA图像数据作为治疗前组,治疗后症状缓解并维持病情稳定2月后复查足部CTA所得数据作为治疗后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病变同一血管管腔的变化. 结果:有效治疗后大部患者(男性83.3%,女性80.0%)原发病灶趋于稳定,少数患者病灶(男性16.7%,女性20.0%)有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