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Ni-Mo2N纳米复合加氢催化剂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k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芳烃饱和加氢催化新材料一直是催化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双金属氮化物Ni2MO3N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合成、分解氨的能力和加氢脱氮以及芳烃饱和性能,而受到催化工作者的高度关注[1-4]。本组一直致力于Ni2Mo3N的研究,发现负载型Ni2Mo3N具有很高的加氢脱芳活性。但制备这种催化剂必须具备形成Ni2Mo3N的特定条件才能达到较高的活性,而其结构和组成是不可改变的,这将给催化剂的调整和强化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本文提出并制备一种新型Ni-Mo2N复合催化剂,在四氢萘加氢反应中,体现了远高于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Ni2Mo3N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这种复合纳米催化剂组成可以调变,这将对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循环伏安法将溴酚蓝染料分子电化学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网状聚溴酚蓝膜化学修饰电极(PBPB-GCE),通过阳极溶出微分脉冲伏安法,PBPB-GCE建立了一种新颖、灵敏、可靠、简单的电化学方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Cu。
本研究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首次制备出具有均匀的球状、棒状、纤维状形貌的介孔氧化铝材料。实验中发现,当以硝酸铝-尿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反应体系时,产物表现出独特的由氧化铝纳米带组装形成的三维花状形貌。虽然目前对介孔材料形貌的可控性合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得到的产物主要表现为纤维、膜、球等,而这种由一维纳米结构自组装形成的三维分级形貌的介孔材料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将进一步考察
NaY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领域,其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目前,工业Y分子筛的平均直径一般在1000nm左右,晶粒大,孔道长,扩散阻力大,影响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而超微分子筛由于晶粒小,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短的孔道结构,扩散阻力小,致使超细分子筛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进出孔口,有利于反应物或产物分子迅速进出分子筛孔道,在大分子催化转化反应中显示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近
LY-C2-02催化剂是研制开发的碳二选择加氢催化剂,经过成功的工业应用,是一种成熟的催化剂工业产品。该催化剂与目前工业装置普遍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进口G-58C催化剂)相比,在乙烯增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将就催化剂综合性能具有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催化裂化技术是当前最重要的原油二次加工手段,而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密切依赖与催化剂的发展。以原位晶化工艺制备的全白土型FCC催化剂以其良好的抗重金属性、反应活性和水热结构稳定性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原位晶化工艺制备催化剂是由高岭土微球直接晶化合成出分子筛的,所以与粘结剂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存在着组分调变性差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原位晶化催化剂的发展。基于上述原因,结合原位晶化
本文以三维立体孔道结构(Im3m)介孔SBA-16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的方法合成了具有高分散度的负载型介孔Vox/SBA-16分子筛催化剂,其对苯羟基化反应有较好的活性,产物苯酚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13.9%和97.5%。采用XRD、N2吸附一脱附、Raman等手段对合成的Vox/SBA-16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本文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不同溶剂等反应条件对
鉴于我国多煤少油的资源结构及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状况,以CO加氢合成燃料和化学品为契机,实现煤基低碳混合醇合成的工业化应用,逐步减少对有限石油资源的依赖,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尤其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zn、Mn促进的Cu-Fe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剂,考察了预处理过程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为催化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思路。
介孔CrAlPO4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的研究已经被国内外学者作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2]。对催化剂的老化与再生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3]。但采用水蒸汽处理催化剂,考察催化剂相关物化性能的变化,尚鲜见报道。本文采用水蒸汽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介孔磷酸铝铬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蒸汽的温度与介孔孔径、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呈正相关性;水蒸汽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磷酸铝铬介孔材料Cr的价态改变,而且
分子筛膜因其独特的织构特性及稳定性,相对于有机膜和其他无机膜,用于分离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分子筛膜的渗透分离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了气相体系的分离,而液相体系的分离则报道相对较少,并且主要是针对醇/水体系的分离。MFI型分子筛膜(如ZSM-5和Silicalite-1)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一类分子筛膜,而采用分子筛膜进行水/有机酸体系的分离研究,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中,采用无模板法水热合成了Sili
纳米镍作为一种金属纳米颗粒具有极大的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使其在磁性、热阻、光吸收、化学活性等方面显示许多特殊性能,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分散剂[1],有机溶剂[2]等来抑制其团聚,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纳米镍的生产成本。将纳米镍负载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使其高度分散在大比表面积的载体上,暴露更多的活性位。传统的制备负载型纳米镍催化剂的方法主要有浸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