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沙康唑与氟康唑预防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来源 :第一届全国临床用药风险监测与防控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恶性血液病患者中IFD发病率高达5%~24%,粒细胞缺乏是主要原因,一旦出现IFD则病死率较高,国外有报道因念珠菌或曲霉菌感染的死亡率为40%~50%,因镰刀菌或接合菌感染的死亡率则超过了70%.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减少IFD死亡率,对具有发生IFD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出现感染症状前应预先使用抗真菌药物以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1].对于血液病化疗中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国内指南推荐的初级预防IFD抗真菌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1].国外研究表明,泊沙康唑不仅在防治IFD的效果上强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且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其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Shen Y[4]等在国内也开展了泊沙康唑与氟康唑预防IF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试验,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的注册研究,结果表明泊沙康唑在中国的IFD高危人群中的有效性优于氟康唑,且长期使用耐受性良好.但泊沙康唑在国内价格较高,而国内尚无相关药物经济学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从医疗系统的角度对泊沙康唑和氟康唑预防血液病化疗中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IFD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医院药品遴选和医保药费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要手段之一,而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是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和副反应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对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一定优势.导师根据化疗后骨髓
血尿"属肾脏病临床常见症状,根据肉眼发现与否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根据来源不同分为肾小球性血尿(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非球性血尿),临床将球性血尿统称为肾性血尿
中医食疗是通过调理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不合理性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五行即金、木、火、土、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构成物质世界,维持自然界
辨证是传统中医辨证.所言辨病论治,即不经过中医传统辨证,只针对疾病进行的中医治疗.辨病-辨证论治,为两种方法结合的现代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原则与方法.中医的疾病治
中医问诊的本质是祖国医学医德与医术结合的精华,体现了现代医学中"身心并治"的原则,问诊的技巧中要重点关注点面结合、因人而异、言辞适宜,同时问诊与四诊,尤其望诊、脉诊合
本文阐述了医院药物经济学应用考虑,介绍了医改中的医院药学,包括合理用药(经济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省钱为挣钱、全面的药品控费(全流程)。
本文阐述了RADAR团队对药物警戒谱卓越贡献,其任务是以临床为基础的上市后ADR监测协作组,从事系统研究、评估和传播有关严重的或未知的药物的不良事件,提供FDA、企业和临床参考;
目的:探索百会脑保护效应的配穴规律. 方法:从中医理论、历代古典医籍、现代文献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结果:基于气街四海及标本根结理论,百会脑保护效应,其配穴规律总结为
本文阐述了临床药师开展药物再评价,临床实践找思路,细微之处寻课题,海量阅读抓前沿,英文学习长能力,GCP里学方法,软件统计助分析。
药物安全性评价设计方法,包括产生假设,病例报告、病例系列、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等;验证假设,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