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深秋季节一次强对流局地暴雨天气中尺度分析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加密自动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仪等新型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深秋季节(2007年10月27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局地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结构特征,探讨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此次局地暴雨天气是在高空冷槽和地面冷锋系统提供的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形和热岛效应共同作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造成的。前人对夏季暴雨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此次秋季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低层偏东气流与北京西部山脉的相互作用使得气旋式涡度增加,产生中低层垂直风切变,使山脉迎风坡的降水增强。城市热岛形成的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水平温度梯度在迎风坡强迫产生的中尺度垂直切变是对流性局地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吹向迎风坡的风速与降水强度之间存在正反馈过程,这也是局地降水增强的可能因素。此次秋季过程主要是较强冷空气与较好的湿度配合造成,而夏季强对流过程则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弱冷空气入侵造成。秋季对流比夏季弱,进入深秋后本地主要受较冷气团影响、湿度和热力条件较差是可能原因,深秋与盛夏的对流天气机制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围(90~104°E,32~42°N)1960~2004年5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68个典型暴雨天气个例和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重点分析了祁连山区(94~104°E,36~39°N)暴雨时
会议
本文利用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4月19-20日福建中南部强降水过程的热动力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雨团活动,地面有
会议
利用2003—2007年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及探空资料计算的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热力、动力、能量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对各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值与强对流天气落
会议
本文采用溃变理论的V-4θ图形图像预测法,利用2004年~2007年的5、6月资料作为统计样本,得出大~暴雨与V-4θ图的预报指标,同时依托省台MM5业务系统形成全省九地市未来0~48小时有大~暴
会议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探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8年6月13日傍晚北京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北京区域中心引进开发的快速更新循环系统(Ra
会议
本文对2007年夏季(6-8月)我国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100-122oE,25-38oN,不包括甘肃、山东)地闪分布与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同同期雷暴日分布和FY-2C红外亮温(TBB)≤-52℃频率分
会议
目前城市再生资源回收队伍混杂、回收废旧物资的无照游商流动性大以及人员良莠不齐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的规范化管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
本文利用美国Goddard中心的云分辨尺度模式,对2007年7月2-9日江淮流域的一次暴雨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的模拟研究。文中首先利用再分析资料、地面降水观测以及卫星云图等常规和
会议
1999年5月,对吉林市8所个体医疗美容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手术室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min采样,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用棉拭涂抹采样、检测。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
利用12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对比分析2008年8月14日湿雷暴(伴有强降水,简称“814”)和8月24日干雷暴(无降水,简称“824”)在其发生前后不同的温湿层结特征,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有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