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之理性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784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之主体因国家、市场和学术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而在实质上飘忽不定,从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理性.新中国成立后始于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分别起始于社会转型之际,体现了政治理性和弱经济理性的特点.20世纪末,进行中的制度变迁体现出价值理性分野的迹象.制度变迁因主体的有限理性须遵循道德理性的制约,将政治论与认识论作为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云端生活的角度探寻关于生物辨识系统产品及其对相关产业可能的影响,透过情境分析法,列出了整理出六个主要生活场景,亦即智慧医療、在线金融购物、智慧校园、行动交通、国土安全后,透过专家访谈、专家问卷、产品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后,归纳出影响2030年生物辨识产品发展的关键决策因素群.研究显示,在情境分析不确定主轴乐观及悲观两极化组合情境描述中,可经由环境面的市场需求及产业的供给面,来预测2030年云
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担负着“经师”和“人师”的双重角色,应发挥研究生业务素质培养中的指导作用和思想素质培养中的教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导师作用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作为前提和支撑,诸如导师素质、导师权利、导师指导方法、研究生素质、研究生主动性、师生双方投入、师生关系、环境等;而想不想发挥导师作用则需要一定的主
当前我国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失衡和差距,表现在高等学校规模不均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高校师资水平不均衡;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均衡等几个方面.任其发展必将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越发加剧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东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为主提出了东西部高校协调发展的几个路径选择.实施对口支援以及加强东西部高校的合作,不仅对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我国东
通过对建国5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历程的历史回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暗示出依法治教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把这段历史大体划分为无法可依时期(1949年—1980年)、法治起步时期(1981年—1992年)、依法治教格局开始形成时期(1993年至今)等三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梳理.
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文中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可能面临的制度性约束;进而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中应有的作为.
设计是工程的核心,设计能力被视为工程师应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之一.作为工程教育基本单元的课程对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具有直接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工程设计四个要素及工程设计能力要求和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以MIT机械工程系为例,进一步说明本科课程对于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应发挥的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正面临来自知识文化传递方式的巨大冲击.子代在网络世界中成为信息的"富者",具有向父代进行知识文化传递的话语权,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面临网络时代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正确认识网络背景下师生关系"互喻"现状,让终身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每个个体整个生命过程,把师生关系从过去的"对抗"中解放出来,转到"对话"的轨道上来,是为当下师生关系发展新路向.
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除了谋求自我发展,还应该积极从国外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使高等教育得以提升.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来看,我国在宏观走向和战略选择目前依然是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战略上应当积极开展"输入+输出型"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市场化战略以及品牌与特色发展战略.
学术组织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媒介.从学术组织创新看世界高等教育活动中心和科技活动中心的形成与转移,可以得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根据环境的变化创新了与此对应的学术组织.意大利是对中世纪大学进行创新改造;英国是设立皇家学会和大学中的科学讲座;法国是组建了法兰西科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德国是组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以及大学中的实验室;
学术史的考察表明,学术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不但是认识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交织着各种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不同的学术组织、学者作为不同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力量关系,使学术共同体成为一个不同力量相互作用、竞争并呈现出紧张状态的意义之网.对于学术活动中政治性问题的研究可以澄明这种政治性的运行机制、表现样态及其对学者、学术研究活动的作用方式,进而有助于考察学术人才的成长环境、学术精英的地位获致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