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雨是大气环流季节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江淮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入梅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梅雨量的丰枯以及梅雨带的漂移都会严重影响江淮地区的夏季气候状态。然而,入梅和出梅日期的确定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上的难点,目前对梅雨的划分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是受资料限制,或是因研究目的不同,各自强调的特征也有差别,尚存非常激烈的争论,给梅雨的研究和预测带来许多不便。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 年全国753 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ECP/NCAR 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讨论并划定了近30 年(1978-2007 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入、出梅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各主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入梅早、晚年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近30 年江淮地区梅雨的各重要参数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入、出梅时间与梅期长度、梅雨量有密切关系,入梅越早,出梅越晚,梅期越长,梅雨量越大。但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几乎是独立的,出梅时间与梅雨量和梅雨期长度的相关更好。30 年梅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20 世纪80-90 年代标准化梅雨量的变化正负相间,以小幅振荡为主。2000 年为江淮梅雨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梅雨量明显减少。(2)入梅早晚年对应的同期大气环流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入梅早年,6 月500 hPa 副高偏西偏北,副热带夏季风更早地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且呈现出明显的跳跃性;而入梅晚年,副高主体偏东且明显偏南,副热带夏季风以缓慢北推为主。入梅早年6 月平均的梅雨锋位置较入梅晚年偏北,更早地影响长江流域地区,且其强度要强于入梅晚年。因此,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和推进快慢对入梅的早晚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LCD模块在多媒体显示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由于系统对LCD的分辨率要求不断提高及显示丰富多彩的视频信息,使系统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当系统的频率超过40MHz时,用传统的采用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鸡腿菇有着原料来源广、就地取材等优点,但由于玉米秸秆切成段后栽培鸡腿菇,保水性差,体积大,产量低,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在无棉区开辟代料栽培鸡腿的新
  本文利用1979—2007 年夏季5—10 月逐日平均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应用有限区域波数-频率谱和滞后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亚洲到西太平洋(AWP)区域夏季对流
会议
  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实现一步法预测是气候预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基于欧洲多模式短期气候集合预测计划(DEMETER)六个耦合气候模式1974-2001 年回报试验结果,首先探讨了
会议
  本文利用广东省86 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 提供的每月全球再分析资料、向上长波辐射通量ULWRF 和海温等资料,采用EOF 分解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1970~2007 年广东省后汛期7~9
会议
  利用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6 个气象站1957—2009 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3a 降水量年际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各月变化。在分析降水量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利用均生
  分别用850hPa 风场、200hPa 风场、纬向风垂直切变、经向风垂直切变为左场,长江中游夏季(6~8 月)降水场为右场,进行SVD 分析。结果表明:亚澳季风环流与长江中游夏季降水密切相
会议
  土壤湿度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气候、水文、农业、林业等研究中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之一。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散,径流、地表反射率、地表发射率以及地表
会议
  在廖荃荪的中国三类雨型的基础上,把阻高与副高的配置与中国夏季降水分布特点结合起来把中国夏季降水分布划分为八种雨带类型,把与这八种雨带类型相对应的1 月份北半球500h
  对降水变化的研究中,对雨日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1961-2010 年湖南24 个代表台站的降水资料,运用分形理论和R/S 分析法,并以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百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