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建立研究型医院是大型公立医院发展改革的转折点,科研管理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医院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本文讨论了医院科研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对策,以促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科研管理水平的持续发展.
【机 构】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合肥
【出 处】
: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首届黄山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建立研究型医院是大型公立医院发展改革的转折点,科研管理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医院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本文讨论了医院科研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对策,以促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科研管理水平的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发生晚期流产人群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宫颈机能不全的患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7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发生晚期流产(单胎及双胎)的患者共471人,根据是否以ESHRE/ASRM标准被诊断为PCOS,分为PCOS组和非PCOS组。其中,PCOS
目的:对比短GnRH-a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1月-2017年4月IVF/ICSI-ET助孕治疗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3.0kg/m2PCOS患者共126例,根据不同的促排卵方案方案分为:短效GnRH
目的:研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月经情况、性激素变化等,以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本中心就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1.将97名患者分为A组:移植年龄<18岁组(n=30)和B组:移植年龄≥18岁组(n=67).A组患者的身高和正常同龄人对比,身高偏矮比例
目的:分析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心理健康、骨骼健康等全身系统症状,以早期预防并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由患者自愿填写围绝经期症状改良的Kupperman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同时随访患者其他系统的检验检查结果,包括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骨密度检查、心脏彩超等.结果:1.填写问卷的69名患者中,58例患者有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占84.06%,患者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精子DNA完整性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 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生殖中心男科的不育患者168例,采集精液标本,通过计算机辅助行常规精液分析,采用巴氏染色染色镜检观察精子形态及通过精子DNA吖啶橙染色法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对精子DNA完整率与年龄、精液各参数(精子浓度、前向
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中西医结合正面临“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广阔的”的形势.目前中西医结合仍属新生力量,更需要政策扶植,要采取措施对已有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加大对若干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的资助力度,临床研究基地应扩大范围至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有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中医药法》支持社会办中医,本文通过借鉴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孵化的方式,尤其针对非营利性社会办中医,对比两者的相似性,从部门联动、推动中医药产业联合会的发展、鼓励开办中医诊所相关支持性机构这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办中医的方法.
通过对《中医药法》的学习研究,发现其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及中西医结合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明确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新医药学体系出发,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的内涵,明确发展中西医结合的三个重点,即熟悉法律是基础、培养人才是关键、中医医院是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阵地,认为发展中西结合,能够助力中医医院腾飞.
《中医药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中西医结合事业迎来了春天.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主要是中医系统论体系、西医还原论体系,短期内很难建立达成统一.把西方线性药理和还原论的体系与中国传统的系统论体系合二为一,形而上的哲学与形而下的医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对中华传统医学的继承发展,更预示着医学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的:调查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在各级中医院主动披露的医院信息中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中医院组织印象管理的实践状况以及趋势,并针对中医院类型的组织印象管理构建初步的管理模型.方法:从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布的“中医名院”中随机选择了三所中医院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当前中医院在进行组织印象管理时,在网络资源上主要通过“医院新闻”“医院动态”等栏目主动向目标公众呈现其正面、积极的工作事件信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