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来源 :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听神经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10例听神经瘤手术患者在手术中手术仪器摆放、脑棉清点和体位摆放方法,了解术中术者操作难度、术后造成患者压伤和感染情况.结果:手术配合方法进行护理的20例患者术后调查发现,无视力受损案例发生,患者皮肤压伤概率大大降低,合理的体位摆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护士做好各项护理配合工作有利于手术过程的安全、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3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与早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均得到及时的治疗,其中保守治疗81例,手术治疗12例,9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2例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针对性的采取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一般护理等对症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
总结了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种原因.因此认为护士需要早期干预,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只有深刻理解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引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才能灵活运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不断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非医疗计划指导下,因气管插管患者或其他因素导致气管插管自患者身上完全脱出的现象,包括自拔和滑脱两种情况.一旦发生气管插管滑脱或自拔,会造成患者的再次伤害及延长住院日.2013年7月-2015年月6年,我科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例,其中20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现将原因分析如下,患者舒适程度的改变,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插管固定不牢,医疗护理操作不当,并分别从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在神外ICU镇静患者中协助排痰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41例神外ICU镇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PLT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排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排痰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排痰效果.结果:采用氨溴索雾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容易复发.因此,对此类患者受到的身体损伤(偏瘫、失语、昏迷)和出现心理反应(紧张、恐惧、焦虑)等进行身心调治,通过对脑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护理安全隐患,避免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现将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8例重伤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和随意性的康复功能锻炼.干预组的患者(在脑水肿期和病情稳定期)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2组在术后第1天及2个月测定肌力及BartheI指数评分.结果:2个月后ADL评分以及上、下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制订预防患者走失管理对策,预防住院患者走失.方法:成立患者预防走失医疗护理管理小组,制订患者预防走失流程,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患者预防走失流程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及失效模式分析,并制定预防患者走失改进措施.结果:预防患者走失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后,分别对50名走失风险患者在实施措施前后RPN值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
高颈段脊髓肿瘤是指发生于C1-C4脊髓节段原发或继发性肿瘤,脊髓外肿瘤位于脊髓以外,硬脊膜内或外的肿瘤,由于肿瘤部位特殊,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难度,所采用颈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治疗,俯卧位、后正中入路是高颈段肿瘤首选方式,尤其是对于高颈髓背侧和外侧肿瘤。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术更为实用,但咬除C 1-C2椎板时注意勿损伤双侧关节突,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俯卧位可充分暴露脊髓,便于术中操作及显微镜的应用。显
目的:探讨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技术(FVEP)监测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压差对脑挫裂伤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将2013年至2014年解放军153医院收治的60例脑挫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行闪光视觉无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只取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压均值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实验组取双侧均值的同时进行双侧大脑半球颅内压颅压差(D值)分析后采取相关治疗,对两者的预后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及经验.方法:回顾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中放弃治疗3例,转回当地医院4例,好转出院13例.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改善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