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Y,一种新型的抗体及抗体药物研发平台

来源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猪IFN-γ的噬菌体展示禽源scFv抗体文库,制备高特异性的scFv抗体.方法:1、构建猪IFN-γ的禽源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免疫SPF鸡4次后,提取SPF鸡脾脏mRNA,反转录为cDNA后,以cDNA为模板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并进一步经融合PCR扩增单链抗体(scFv)基因.scFv与pCATAB5E均通过SfiI/NotI酶切后,scFv克隆至pCATAB5E噬菌粒载体,构建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随机挑取的10个克隆;2、抗体基因的大量表达.将随机挑取的10个克隆的抗体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并用Ni+柱进行纯化.结果:在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中随机挑取的10个克隆,反应性均很高;诱导表达结果显示20℃,0.4mM IPTG,10h为最佳表达条件;可溶性scFv抗体的终浓度为5mg/mL,经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反应性良好,与鼠源单抗平行比较发现,鸡scFv反应性较鼠源单抗高.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猪IFN-γ的噬菌体展示鸡源scFv抗体文库,并制备高特异性的scFv抗体;同时与鼠源单抗进行比较,初步确认了禽源单抗的特殊优势;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构建禽源单克隆抗体研发平台的设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抗体研发替代途径.
其他文献
通过载体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PEG6000∶P188=1∶2),利用熔融法制备阿苯达唑固体分散体.当阿苯达唑与联合载体的比例为1∶5时,通过相溶解度试验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评价该固体分散体的溶出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及扫描电镜方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定.结果表明,PEG6000和P188作为联合载体制备阿苯达唑固体分散体时,能显著提高阿苯达唑的体外溶出度,达90.48
本研究以两种单体比例不同的聚酯酸酐为囊材,制备伊维菌素聚酯酸酐微球并考察所制备微球的性质.将两种聚酯酸酐P(SA∶RA20∶80),P(SA∶RA30∶70)分别与伊维菌素溶于三氯甲烷中作为有机相,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水相,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两种伊维菌素聚酯酸酐微球.采用光学显微镜考察制备出的微球的形态及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P(SA∶RA30∶70)/I
目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单链抗体的牛奶中氟喹诺酮(FQs)残留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CL-ciELISA).方法:对CL-ciELISA进行优化,包括包被条件,离子强度,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同时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牛奶中的FQs。结果:方法的检测限为0.01mg L-1(诺氟沙星,NOR),检测范围为0.03~0.44mg L-1;空白牛奶中添加浓度为0.04、0.1和0.4mgL-1NOR时,
目的:本文探讨了呋喃唑酮诱导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一步揭示呋喃唑酮的分子毒性.方法:以Hela细胞为模型,选取0,6.25,12.5,25,50μg/mL浓度的呋喃唑酮作用24h后,分别用荧光探针DCFH-DA和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呋喃唑酮引起的Hela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m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Bcl-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毒胡萝卜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经不同浓度TG干预24小时,分别用Hochest33342染色和罗丹明123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生长对数期用1μM的TG分别处理24h、36h、48h、60h和不同浓度TG(1μM、2μM、4μM、8μM)处理24小时诱导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G引起的HepG2
[目的]研究TMP纳米和乳酸制剂在猪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的差异,为新制剂开发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猪12头,随机分为2组.实验猪按40mg/kg分别口服纳米TMP和乳酸TMP;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TMP浓度;DAS2.0程序处理血浆中TMP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乳酸TMP和纳米TMP在猪体内血药-浓度值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乳酸TMP在猪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
目的:本文建立了头孢喹肟在犬血清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研究了头孢喹肟在犬体内药动学规律,结合药效学参数,建立了头孢喹肟在犬血清半体内(Ex-vivo)PK-PD同步模型,系统地考察了头孢喹肟对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ATCCA352)的抗菌作用特征,为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只健康犬随机交叉,以2mg/kg b.w
本文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等方面对黏菌素PK/PD模型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其合理使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P-糖蛋白在健康仔猪肝脏、肾脏和小肠中的分布及对恩诺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选用60日龄健康三元仔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猪小肠、肝脏和肾脏中的P-gp进行定位;采用HPLC法检测恩诺沙星的血药浓度,研究了恩诺沙星单剂量口服组和维拉帕米处理组的药动学规律.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P-gp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肝脏组织中主要分布于肝细胞间的胆小管膜上;在肾脏组织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注射液肌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兽医临床提供参考.方法:6只健康SD大鼠,单剂量肌肉注射硝苯地平(8mg/kg-1),并于给药后0.12、0.25、0.5、1、2、3、4、6、8、12h眼眶采血0.5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20℃冻存.取全血200μL于加有去离子水的离心管中,涡旋2min混匀,4℃冰箱中放置10min,然后加1mol/mL的NaOH200μL碱化,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