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凝胶的体内生殖器官毒性及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来源 :第二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地:纳米银凝胶是一种含纳米银的水凝胶制剂,借助纳米银的抗菌作用,被用来治疗妇科宫颈炎或宫颈糜烂等.虽然纳米银凝胶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但缺乏对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及毒理学风险评估的研究性资料. 方法:本研究对纳米银凝胶的体内生殖器官吸收、蓄积和组织细胞的超微病理以及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兔子阴道内连续给药6天后生殖器官内银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在生殖器官组织内造成不同程度的纳米银蓄积,引起了阴道粘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组织,乃至卵巢组织不同程度的超微病理变化,诸如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及空泡形成等.体外细胞试验同样显示了纳米银凝胶暴露后,纳米银在细胞内的蓄积、细胞内大量的空泡形成及微核现象. 结论:这些结果提示纳米银凝胶持续大量应用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子宫内膜及卵巢组织内许多凋亡细胞的存在,提示纳米银凝胶可能存在遗传毒性及生殖毒性风险.结合既往研究的DNA微阵列分析,ROS相关的金属结合蛋白家族基因的显著增高,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纳米银凝胶引起生殖器官组织超微病理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Fas-1377基因多态与青海地区乳腺癌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了233例青海女性乳腺癌患者和219个正常女性的Fas-1377基因多态,用x 2检验分析其基因多态与乳腺癌风险间的关系.结果 233例乳腺癌中,Fas-1377基因多态频率分布:纯合野生型GG为21.0%(49/233)、杂合型GA为56.7%(132/23
恶性肿瘤死亡率高、病因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根治效果,应以综合治疗为主。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康复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地应用各种治疗方法,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组织,减少不良反应。
会议
目的 回顾和总结国内外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和Springerlink检索系统,以"肺癌、血清淀粉样蛋白A、肺恶性肿瘤"为关键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3年7月有关肺癌和血清淀粉样蛋白的文献39篇.纳入标准:1)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简介;2)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肺癌中的应用.根据纳入标准分析29篇文献.结果 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可得到分子质量在11.4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Tau蛋白表达水平在应用紫杉醇治疗时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70例胃癌标本中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胃癌中Tau蛋白的表达丰度;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中Tau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体外应用紫杉醇后疗效情况.同时分析70例胃癌患者应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的疗效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Tau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1%(54/70),其中高表达(3+)
目的 评价肺癌脑转移的立体定向放疗(SRT)后MRI影像学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行SRT的31例肺癌脑转移病例,60个治疗后病灶,一位放射治疗学医师和一位MRI影像学医师共同评价治疗后MRI表现,同时按RECIST标准记录疗效.结果 全组随访率为100%.全部病灶6月、1年、2年、3年的局部控制率为88.2%、86.4%、78.4%、71.4%;全组中位生存37个月(4~ 56个月),1、2、4年生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60例伴有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予以内镜下支架置入.结果 6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梗阻症状缓解,成功率为100%.并发少量出血2例(3.33%),疼痛3例(5%),里急后重3例(5%),支架移位6例(10%),总并发症发生率(23.33%).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可以明显缓解梗阻所致的急迫症状,梗阻症状缓解,进而提高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之势,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此类患者在就诊时多数已属于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中药虽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未能列入一、二线治疗方案,但在控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这正与目前提高带瘤生存率的世界潮流相吻合。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综述了中药在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纳米银暴露(20μg/ml)于HeLa细胞24和48小时显示了相对增长率分别下降了45.4±7.3%和47.3±8.8%.为了进一步分析纳米银诱导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纳米银和纳米银释放的银离子暴露的细胞分别进行了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在纳米银暴露24小时,分别有2065和1286个差异基因表现为上调和下调.以基因表达数目为基础的活性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基础代谢、细胞过程和
本文考察了纳米银对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了MTT试验和胞质阻滞微核试验以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结果:MTT试验显示在原代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24小时暴露于纳米银的试验条件下,可见剂量依存性的细胞活性降低;胞质阻滞微核试验显示在双核细胞中微核形成率呈现剂量依存性的显著增加;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在纳米银暴露8小时细胞遏制在G0/G1期,S期明显缩短,提示细胞的DNA合成障碍,从而抑
本文研究了纳米银颗粒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对其细胞毒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试验中以纳米银颗粒为试验样品、微米银颗粒为对照样品,将不同浓度(2.5μg/ml~500μg/ml)的试样和对照样和L929细胞共同培养24h,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并采用TEM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在相同剂量下(50μg/ml~500μg/ml),纳米银颗粒引起的细胞毒性要显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