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元古代大塘坡组旋回地层学研究及南沱冰期的开始时间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在新元古代至少经历了两次极端寒冷事件,分别为Sturtian和Marinoan.这一时期海洋冰线到达低纬度地区,引发了"雪球地球"假说.成冰系包括这两期冰期地层及两者之间的非冰期地层.建立成冰系的年代框架是研究雪球地球的基础.现有的世界各大陆的同位素年龄显示Sturtian冰期、Marinoan冰期的结束时间分别为660Ma,635Ma,Sturtian冰期的开始时间约为717Ma.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处于活动带(秦岭造山带)与稳定地块(鄂尔多斯地块)的过渡地带,构造位置独特重要,该带记录了盆山演化的热动力学信息.渭北隆起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区,下
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天然、环保、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综合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中央十三五规划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青藏高原东缘-川西高原地区是中国大陆的主要地震活动区之一,也是近几年以来的地热重点研究区之一.重力、磁法的反演研究可以提供该地区岩体的分布范围、埋深等信息,对于该研
油气的形成、运移和保存等过程均与温度息息相关,盆地热状态的精准分析能为深水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支撑.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油气聚集的"黄金带"(Golden Zone)模
会议
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块北缘的燕山褶皱带,由于晚古生代华北地块与蒙古地块的碰撞拼合,华北地块北缘从此进入板内造山阶段(郑亚东等,2000;Davis G A et al.,2002).中生代期间,发
文章分析了中国电力结构不均衡性,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地热发电才能更好的完善电力结构.同时提出在电力产能过剩矛盾加剧、新的发电项目仍在大干快上的背景下,需要继续坚持电力
会议
来自太阳的极紫外辐射将地球大气电离,距地面100公里以上的空间中最主要的离子成分为O+,这些氧离子部分通过地球极尖区从电离层外流到磁层,并约有10%最终从磁层逃逸,造成了地
晚奥陶世发生了全球大规模冰川事件,冰盖在西冈瓦纳大陆广泛发育(Owen,2000),伴随着气候剧烈变化、海平面大幅波动、碳同位素漂移等事件,还发生了显生宙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会议
陡山沱组上部的δ13C负异常通常被认为对应于Shuram/Wonokaδ13C负异常,其成因对于理解地球早期碳循环非常重要,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全球同时性的大洋氧化事件导致了原生的沉
吉木萨尔芦草沟组烃源岩中,富含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类,萜烷及甾烷系列化合物。以中相对分子质量(C15-C21)的正构烷烃较多,峰型以前高单峰型和前高双峰型为主,萜烷系列中C30藿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