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酮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来源 :第五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北京畜牧兽医学会“瑞普杯”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演讲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分析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酮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120头产前21天(其中头胎牛和经产牛各60头)奶牛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产前21d、14d、7d、0d、产后6h、12h、24h、5d、10d、15d、21d、30d定期采集血样,检测血液BHBA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从头胎牛方面来看,产前21d到产后24h时间段内,BHB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产后24h到产后10d含量急剧升高,并且在产后10d达到最高水平.之后呈现下降状态,但是相比产前21d到产后5d之前的时间段,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经产牛方面来看,产前21d到产后0h,BHBA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产后0h之后开始下降,直至产后24h恢复至产前水平,产后24至产后10d BHBA含量急剧升高,且在产后10d打到最高水平.产后15d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相比产前21d到产后5d之前的时间段,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头胎牛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酮病尤其是亚临床酮病分娩前后各个时间段都有潜在的发生率,经产牛酮病发病率高于头胎牛,且发病时间早于头胎牛.
其他文献
牛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和带菌畜,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采取“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年1-2次定期开展对牛结核病监测用提纯结核菌素检出的阳性牛群为结核病污染牛群,针对污染牛群应每年进行多次监测,发现阳性病牛及时处理扑杀,直到检疫监测为阴性,连续3次监测均为阴性反应的牛群为健康牛群。对监测、检疫出的阳性奶牛扑杀后进行无
目的:旨在研究调动微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激活嗜中性粒细胞杀灭细菌的中药,并筛选其中具有显著保护内皮细胞激活嗜中性粒细胞杀菌的单味中药成分及其有效水溶性成分,为日后研发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首先确定白头翁汤中的四种中药成分(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以及马齿苋对降低LPS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浓度和时间,其次收集跨过内皮细胞的嗜中性粒细胞,通过庆大霉素保护试验与大肠杆菌共同作用涂板
与猪链球菌2型致病力有关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溶菌酶释放蛋白(MRP)、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荚膜多糖(CPS),44Kb蛋白和IgG结合蛋白、谷氨酸脱氢酶、纤连蛋白结合蛋白、其他相关毒力蛋白.根据猪链球菌病临诊和病理变化,再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脓汁、肝、脾、肾组织或心血等,制成涂片或触片。治疗时进行猪隔离治疗,应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有效。
自1985年人类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来,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中,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革新,实时荧光定量PCR、数字PCR技术也相继兴起并在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检测PCR产物中荧光讯号强度来达到定量的目的,该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
介绍了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因子,并阐述了其致病机理,分析了对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的免疫预防以及检测技术,最后论述了本病预防的具体措施。
脑包虫病是一种致死性很强的寄生虫病,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北京房山区一养羊场爆发的脑包虫疑似病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剖检诊断,确定该羊场爆发的是脑包虫病.根据调查和确诊结果,对该羊场爆发脑包虫病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针对我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以及屠宰检疫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培训与宣传力度,完善补贴制度,取消比例限制,建立区域无害化处理厂,加强签约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检疫人员素质,加强检疫执法力量,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检疫装备,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感染导致的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诊断可采用ELISA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预防时除了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环境卫生等综合性生物安全措施外,对于鸭肝炎的预防与控制还有如下方法:注射弱毒苗使雏鸭获得人工免疫或免疫种鸭使后代雏鸭获得天然免疫。对雏鸭
应用莫西菌素浇泼剂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浇泼剂两种药物,挑选感染蠕形蚤的绒山羊30只,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空白对照三个组,分别用莫西菌素浇泼剂0.5mg/kg、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浇泼剂0.5mg/kg,在羊的两侧腹股沟处浇泼给药.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绒山羊蠕形蚤进行驱杀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用莫西菌素浇泼剂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浇泼剂驱杀羊体蠕形蚤是安全有效的.在7~14天时效果最佳,驱杀率达
甘露寡糖是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出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的作用,改善肠道的黏膜免疫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等方式来改善兔的抗病能力,本文介绍了甘露寡糖对兔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甘露寡糖在兔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