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醒脑”针刺法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暴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小醒脑”针刺法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暴聋,与单纯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做对比,观察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 年6 月-2016 年5 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并已确诊的160 例(160 耳)气滞血瘀型暴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他文献
针药并用肇端于古代,谢慧教授客观分析了针、灸、药的主要特点,结合暴聋的疾病特点,认为暴聋之病机,多以虚实论之,邪气至脉管经络堵塞,经气不得流注为实为直接原因,宗脉之气不足成虚为根本原因。
发熊大经教授鼻“五度辨证”的学术思想。将鼻五度辨证结合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以及鼻腔解剖进行研究,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目的:研究清窍胶囊对SOM 大鼠模型血清粘附分子表达情况和听泡粘膜的影响。方法:经听泡钻孔注射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清窍胶囊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以清窍胶囊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后第3、7 天处死大鼠,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粘附分子CD11b、CD62L 表达荧光强度,观察大鼠听泡粘膜病理变化,并测量听泡粘膜厚度。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纳入的60 名肺气虚寒型持续性AR 患者分为温针灸组、针刺组和针刺加艾灸组。三组均采用相同的取穴方法,5 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周,共10 次,治疗后4 周和8 周随访,分别于在治疗前、治疗结束、随访期间进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
会议
目的:观察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五黄液”灌洗鼻腔鼻窦对鼻窦分泌物IL-8 和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又称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真菌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分组,治疗组使用“五黄液”灌洗鼻腔鼻窦,总量100 ml,术后第4 d 开始每天1 次,1 个月后改为每周1 次,共3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频次与剂量同试验组。
会议
变应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吸人性变应原后发生的IgE 介导的炎性反应。临床症状为:鼻塞、鼻涕、喷嚏和/或鼻痒[1],虽非重症,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单纯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差强人意,且副作用多。
变应性鼻炎为五官科常见病,易复发、难治愈,临床用小青龙汤针对其虚、寒、饮病机论治其肺气虚寒证型,散寒化饮、益气温肺,表里通治、补泻兼施,同时结合温针疗法通达脏腑经络气机,实卫固表、益气助阳,针药相合使其水饮去、寒邪除、阳气生,消除机体寒饮等病理因素、改变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用于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借鉴探讨变应性鼻炎其它证型的诊治。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几年由于环境的变化变应性患者日益增多,西药虽能迅速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但难治其根,并且西药物的副作用不可避免,近几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重大的进展,多种外治法,如:穴位埋线,耳穴,敷贴等疗效显著。本文旨在综述变应性鼻炎的多种外治法。
会议
目的:综述近年来针灸对于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主要以针灸治法为主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近些年来关于以针灸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应用广泛并且被认可。结论:针灸治疗对于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西医早期对耳鸣的认知与传统中医相同,认为耳鸣皆是由耳朵的疾病引起。其后许多研究显示耳鸣应该是从脑部听觉中枢产生,而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与耳鸣及不快情绪有关,因为这些系统间产生一连串的恶性循环,才导致慢性耳鸣的产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