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与球孢白僵菌互作对玉米螟防治的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owangz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农业生产中氮肥与球孢白僵菌对玉米螟防治的调控机制,在不同氮肥梯度下种植玉米,并接种球孢白僵菌和玉米螟黑头卵,通过调查玉米地上生物量、净产量、玉米叶片氮含量、玉米螟成活幼虫、玉米螟蛀孔数量等指标分析氮肥和球孢白僵菌对玉米螟防治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氮肥对玉米地上生物量、净产量、拔节期玉米的生长速率、玉米叶片氮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水平后无差异显著性,说明生产中氮肥使用需适量;氮肥和球孢白僵菌在高氮肥水平条件下,与球孢白僵菌发生了互作效应,显著促进拔节期玉米的生长速率和提高玉米叶片的氮含量;氮肥对一代玉米螟幼虫数量、蛀孔数量、玉米叶片为害级别有显著影响,随氮肥水平增加而为害加重,但超过水平后差异无显著性,趋势与玉米生长趋势一致,说明氮肥促进玉米生长的同时也加重了玉米螟虫害的为害;在玉米叶片为害级别中,高浓度氮肥水平下球孢白僵菌与氮肥发生了互作,提高了玉米螟对玉米叶片的早期为害程度;球孢白僵菌对玉米折雄率和玉米螟僵虫数量有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玉米的抗虫性;玉米叶片氮含量与玉米螟蛀孔数量显著相关。综上所述,在玉米螟的防治中氮肥与球孢白僵菌均对玉米生长和抗虫性有一定的影响,在玉米生长速率和叶片氮含量方面氮肥与球孢白僵菌发生了交互作用,进而影响了玉米的抗虫性。
其他文献
  轻简化和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于2013-2014年连续进行了常规人工栽插、机械直播、机械栽插等3种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研究,旨在为农业轻
会议
  捕食性螨多以粉螨科(Acaridae)、食甜螨科(Glycyphagidae)的螨类和储粮害虫为食。普通肉食螨、马六甲肉食螨等捕食性螨因喜欢捕食腐食酪螨、椭圆粉螨,杂拟谷盗、赤拟谷盗
会议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5种拌种剂4.8%苯醚·咯菌腈乳、40%萎锈灵悬乳剂、6%戊唑醇悬乳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清水做对照,采用干拌的方法,拌种剂量分别为
会议
  当今的害虫防治理念已从传统的"杀灭"转向科学的"调控",生态调控成为可持续农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间作来提高农作物的多样性是作物虫害生态调控途径之一,间作作物
会议
  蚜虫(半翅目:蚜科)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的重要的害虫之一,通常采用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但是"3R"问题(抗性、再猖獗和残留)突出,并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诸
会议
  化学防治仍是当前水稻害虫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多种农药一起混合使用可能会对鳞翅目害虫天敌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药膜法测定了4种水稻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毒死蜱、
会议
  为了测定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分别在室内测定七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干扰、捕食偏好性以及在田间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
会议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生产上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主要的手段之一.本研究选取2%立克秀湿拌
会议
  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manikawa)是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上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寄生蜂.在实验室条件下,本文初步观察了褐带卷蛾茧蜂的形态、
会议
  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可以捕食蚜虫、蓟马及鳞翅目害虫的卵和低龄幼虫等多种农业害虫,可适应多种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种类.水通道蛋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