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飞行肌降解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行肌降解是一些昆虫在一定发育阶段发生的一种现象,它受环境因素影响,由特定基因控制,是肌细胞凋亡的宏观表现。本文介绍了飞行肌降解的生理机制、影响因素、生态意义及相关的研究方法,提出飞行肌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安康市为农业部全国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重点区。本文介绍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病规律以及不同播期、耕作栽培方式、生物多样性、品种抗性、药剂防治等技术措施对小麦条锈病的控制效应。
本文针对菌传麦类病毒病的地理分布和发生特点,讨论了世界各地菌传麦类病毒病的种群分化和病原鉴定结果,为我国菌传麦类病毒病的田间调查和今后的麦类病毒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比分析了两类主要菌传麦类病毒病可能存在的不同的传播、侵染机制,并对品种抗病性和抗性资源进行了论述。
本文分析了中国发生的主要果树病虫害的流行趋势,提出应继续强化和配套完善无病害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植物检疫的制度建设;加强重大病虫害的联防联控;加强冬季清园工作,大力推广成熟植保技术。
福寿螺是人为引种造成的最为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在部分地区泛滥成灾。经过连续3年的螺情监测与普查,明确了浙江省福寿螺发生、分布现状及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控对策,并对加强检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深入探讨。
首次测定出福寿螺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组序列,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入侵中国福寿螺分类学上的地位及在中国的遗传和变异,为研究福寿螺入侵机制、遗传变异、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探明了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生物学、生态学与发生规律,阐明暴发主要因子与成灾机理,为测报防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系统深入测定了福寿螺对水稻和茭白的危害与损失关系,建立为害损失模型,首次制定水稻、茭白田福寿螺防治指
福寿螺已成为宁波市农业生产中主要入侵有害生物之一,对水稻和茭白等水生作物的危害逐年加重,本文就宁波市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入侵危害现况进行了概括,并对宁波市以水稻田养鸭和茭白田养鳖等生物防治为核心,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为了摸清配方施肥对稻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更好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2008年特在重庆市秀山县不同地点、不同前茬、不同土壤、不同品种的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田和大区肥效试验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化肥均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有促进作用,以氮肥影响最大、最显著,氨、钾化肥对褐飞虱种群有促进作用,磷肥对褐飞虱有抑制作用。只有将氮、磷、钾肥结合,以最佳配方、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才能
转基因Bt作物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物,近年已在美国、印度、中国等较大面积种植,缓解了某些作物害虫造成的压力并减轻了产量损失。中国即将商品化转基因Bt水稻,对于增加水稻产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及减轻粮食与环境污染等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土地承包到户制度导致农民只能进行小规模生产,在推广新型转基因Bt水稻时,害虫抗性管理(IRM)策略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由此将造成靶标昆虫很快时Bt水稻产生抗
选用Fries培养液培养、采用浓缩浸提的方法得到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粗毒素处理后,胚内保护酶(POD、SOD、PAL、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玉米种子胚内POD、SOD、PAL、PPO等保护酶活性降低,说明毒素对寄主保护酶起抑制作用。
在对草地螟为害进行调查时,发现了罹病致死的草地螟幼虫,通过对虫尸体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经室内致病力测定不同浓度致病率不同,最高致病率可达100%。证明球孢白僵菌是草地螟幼虫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