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器件用锂锌铁氧体的缺铁量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暨第十七届全国微波磁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组成为Li0.39Zn0.22Mn0.08Fe2.31-xBi0.003O4的铁氧体.研究了缺铁量对锂锌铁氧体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缺铁量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剩磁比,降低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矫顽力.
其他文献
水声逆问题是水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水声应用的理论基础.水声逆问题主要包括利用声学方法反演海底参数、海洋声学层析、水下声源特性估计等研究,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章发表.本报告重点介绍了在水声监测台风、海底声学参数反演、海洋声学层析等方法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发展了台风激发水下声场的理论模型,研究利用水声信号估计台风强度的方法,并得到实验验证;提出了水平阵浅海海洋声学层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
在非均匀井径的井孔中,采用柱坐标系,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井孔内单极子声源激发的全波曲线.通过比较均匀井径与非均匀井径的井孔中的全波曲线和全波STC处理的结果来分析井径变化的大小对声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随钻声波测井中,即使井径变化程度比较小(例如1cm),但是仍然会对地层中的信息产生较大影响.斯通利波的幅度会随着井径非均匀幅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斯通利波和伪瑞利波的到时会向后延迟;同时由于其
声场干涉结构理论是水声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波导不变量理论,对典型浅海环境中运动声源的声场干涉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利用KRAKEN软件进行仿真得到相应条件下的f-τ干涉图.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浅海运动声源的声场干涉结构决定于海洋环境及声源的运动形式,干涉图中的条纹具有表征海洋环境参数和声源运动参数的特性。
对2014年5月南海北部陵水海区海洋学与声学同步观测实验的水文数据和声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该海域内波频谱与ASIAEX2001南海实验海域结果一致,孤立子内波传播速度约为0.5 m/s。由声学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看出接收声场的时间相关长度随时间的变化极大,与接收点附近的水文变化情况有很大关系,需根据同一时刻收发路径上和接收阵附近的水文情况确定。水文环境较稳定时,声信号的时间相关长度在半小时甚至一小时
随着通信对抗与反对抗技术的发展,水声通信系统对隐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基于Pattern时延差编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声环境的隐蔽通信系统.用M种Pattern码的码型及Pattern码出现在码元窗时的时延差值携带信息,并采用结构复杂的级联型混沌序列作为系统的Pattern码,敌方在Pattern未知的情况下很难将信息破译,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信道水池开展了试验研究,数据处理
在极其有限的水声信道带宽限制下,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通过采用多个阵元进行多发多收空间复用信道实现高速水声通信.但浅海信道条件下发射、接收阵列的尺寸及阵元数量均严重受限,MIMO水声通信中可利用的空间分集增益受到影响.本文设计了基于多通道判决反馈均衡器(DFE)的MIMO水声通信系统,并在典型的浅海信道(深度6米)进行16kbp
本文主要介绍了烧结温度对钇铝微波铁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烧结温度可有效的增大材料的晶粒,使产品更加致密,从而有效的降低材料的旋磁共振线宽,对于材料的介电常数ε′影响较小,但烧结温度过高介电损耗tanδε会恶化.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对纯锂铁氧体经过理论分析计算及试验,确定了适当的Ti4+、Zn2+取代量.并通过Mn3+、Co3+等的微量复合取代,适量的富锂量和缺铁量,以及工艺过程的控制,研制出的锂锌铁氧体材料应用于Ku波段环行器中,器件指标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本文介绍通过二次预烧提高锂铁氧体材料矫顽力的方法.给出了通过选择适当的二次预烧工艺后材料的静磁参数值,得出二次预烧对提高锂铁氧体材料矫顽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结论.二次预烧对提高锂铁氧体材料矫顽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二次预烧对锂铁氧体材料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剩余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很小;较短时间的二次预烧对提高锂铁氧体材料损耗的影响很小。二次预烧时间不能过长,否则矫顽力会更大,材料损耗也会变大,只有通过实验
本文对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分析纯TiO2粉料进行分析测试,测试对比了两种原料的纯度、粒度分布及比表面积等参数.使用两种TiO2制备同配方和工艺参数的微波LiTi铁氧体,并对所制两种铁氧体材料的热重曲线、晶粒尺寸、静磁参数及铁氧体移相器损耗等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