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病毒(Mycovirus)的研究進展

来源 :第七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真菌病毒(mycovirus)的种类、真菌病毒的传播、真菌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及真菌病毒的应用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真菌病毒深入研究的2个可能方向.
其他文献
该试验部分主要研究华北半湿润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电导率微咸水(ECi)和土壤基质势(SMP)对番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番茄整个生育期累计耗水量随着ECi的增大而降低,随着SMP控制的降低而降低;番茄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随着ECi的增大变化不明显,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ECi的增大而增大,IWUE和WUE都随着SMP控制的降低明显升高:三年微成水灌溉后,整
覆膜滴灌是一种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新方法。本文研究了覆膜滴灌条件下种植1年和2年的盐碱地土壤盐分及其离子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为该技术长期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O-4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Cl离子含量和Na离子含量逐渐下降,种植1年和2年后盐分含量、Cl离子含量和Na离子含量分别下降了9.4%和37.9%、21.3%和54.4%,及17.4%和43.2%;而40cm以下
针对当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工程设计、建设监理、工程施工、产品质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针对北方干旱荒漠缺水地区,蒸发强烈、土壤透水性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实际,选择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通过主要作物棉花、玉米的大田试验研究,得出了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的棉花、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变化规律和温度变化效应;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温度、水分、灌水效果与作物最终产量的效应;研究了膜下滴灌管的田间优化布置与栽培模式;确定了毛管、滴头间距及合理的灌水定额;总结出棉花、玉米膜下滴灌的节水、优质、高效的
土壤入渗性能自动化测量对于提高测量精度、效率具有实际意义。图象处理及其相关算法是实现自动化测量的关键。本研究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一种土壤入渗性能的测量方法,提高数据观测精度与结果处理效率。建立了一套以(视觉)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处理系统软件,实现,测量土壤入渗性能过程中,径流在坡面推进过程的实时图象观测,所采集的图像的预处理、灰度变换、几何畸变校正、滤除噪声等,再计算出径流湿润的面积,再根
在农业灌溉中果树灌溉用水量占的比重较大,实现果树节水灌溉,对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果树的灌溉形式还是以地面灌溉为主,而隔沟交替灌溉是一种适合于地面灌溉下的一种节水效果比较明显的灌水技术。该文以壤土地的梨树作为试验对象,对梨树进行隔沟交替灌溉,通过对沟尺寸的不同处理没计来控制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当灌溉沟的宽度和深度均为30cm时,灌水量较传统的畦灌减少71%。该处理下的果实硬度达到5.
本文从工业用液压系统中换向阀的结构设汁、所用液压介质类型等技术出发,分析影响换向阀各方面稳定性能的因素,针对性地设计出一种微灌系统过滤器用的新型换向阀--水动反冲洗三向阀,通过介绍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反冲洗时所需驱动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过滤器的正常压力条件,对驱动力进行了校核,得出水压驱动反冲洗阀在0.18MPa以上的水流压力下即可正常工作,满足产品靠过滤系统管路的自身压力实现反冲洗的要求
本文从新疆棉花生产的光温潜力、品种、种植模式、灌水施肥措施、田间管理措施及新的农业技术进行探讨,寻求新疆棉花在膜下滴灌技术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棉花增产增效服务。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四川省微灌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微灌工程大面积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缺水区,利用修建集雨工程并结合膜下滴灌对主要农作物玉米进行关键期补充灌溉,效果显著。该系统为微小型滴灌系统,每处为0.133~0.533hm2(2~8 亩),补灌的关键期为播种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水定额15.0mm~22.5mm,设备投资3487.5元/hm2,增产量883.96 kg/hm2~3845.62 kg/hm2,增产效果9%~72%,补灌水的生产效率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