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泥岩成岩作用与油气封盖能力关系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层条件对油气聚集所起的作用要比储集层条件更重要,盖层的封闭性能的好坏决定了一个盆地或凹陷有无勘探前景,盖层的规模(分布面积、厚度、连续性)及质量直接决定了油气的聚集、保存以及油气藏的规模,对经过多期多次的隆升剥蚀及构造断裂活动的地区,盖层的有效性往往是决定性。泥岩盖层质量评价除与盖层厚度、分布范围及连续性等宏观因素有关外,还取决于泥岩岩石性质,如与矿物组成(特别是其中的粘土矿物、伊蒙混层矿物)、成岩演化阶段密切相关,泥岩盖层的评价指标还有泥岩的力学性质、物性参数,但这些参数又与泥岩的物质组成及演化程度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地区不同时代泥岩组成特征、不同成岩演化阶段与泥岩封盖能力的关系研究。中国南方古生代泥岩的演化程度较高,又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由于泥岩成岩作用复杂,单纯的盖层微观物性封闭指标如孔隙度、渗透率、突破压力、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等评价指标已很难满足当前南方油气的评价,其封盖能力如何一直是油气勘探争议的焦点,尤其是泥岩不同演化阶段与其封盖能力关系如何并不清楚,没有系统的研究。如何把不同演化阶段的泥岩的划分指标与泥岩的封盖性能联系起来,建立南方泥岩盖层评价划分指标,该研究对南方不同地区不同演化程度泥岩盖层的评价具有勘探价值。通过对南方不同地区不同演化程度盖层泥岩成岩作用指标进行初步的方法学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微观结构构造、微孔隙发育、矿物组成形貌,X衍射泥岩全岩矿物组成、粘土矿物含量、粘土矿物类型及晶体结构的定量分析,结合泥岩孔渗特点,经过大量的野外地层工作与室内实验研究,结合有关的成岩作用研究方法与指标,对中上扬子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泥岩进行成岩作用分析,提出了泥岩盖层评价的成岩作用指标:伊利石结晶度<0.25,泥岩盖层较差地区;伊利石结晶度0.25~0.42,泥岩盖层一般地区;伊利石结晶度0.42~0.50,泥岩盖层封盖较好地区;伊利石结晶度>0.510(0.52?),泥岩盖层有利勘探区。
其他文献
通过构造演化分析,结合TSM三维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系统模拟成果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的成藏历史经历了“生、破、成、调”四个阶段:即一个生油高峰期,一个破坏期、一个成藏期及多个调整期。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充当了一个中间“冷平台”的重要角色,使石油未完全裂解成气;顺托果勒低隆有可能是塔河油田的主要供烃中心;塔河油田的海西期后的充注若存在的话,应属于后期油藏的调整再分配过程,而非持续供烃;塔里木盆
本研究综合运用地质、钻井、侧并和油藏地球化学等资料,主要分析了盆地中部车-莫古隆起北翼莫西庄、沙窝地、征沙村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气藏发生调整改造后形成的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期望能对该类型油气藏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有所借鉴。
本文以含油气系统为指导思想,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用于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油气地质信息系统(PGIS,Petroleum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并对该理论方法体系中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在该理论方法指导下开展了延吉盆地油气探勘目标优选,在盆地中优选出7个有利区带,为勘探规划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充分证实了该理论方
珠三坳陷是一个断裂系统十分发育的箕状断陷盆地,它的形成和演化受到断裂的强烈控制。在坳陷内主干断裂的控制下,坳陷分割为文昌A凹等9个构造单元,其中,文昌A、B、C凹陷为生油凹陷。断裂以NEE向为主,按照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的组合形态,平面上可以划分出平行、雁列、帚状、“入”字型等4种组合样式;剖面上可以划分为同斜“Y”型、反斜“Y”型、复合“Y”型、同向断阶4种组合样式。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主要包括对
考虑到在最近十几年间,分形方法已在一些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它被用来揭示复杂现象中深藏的有组织结构。而且许多学者认为分形方法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取得更多成果,因此我们讨论应用变维分形模型N=C/rD(其中分维数D可以是关于r的幂级数,三角级数等,而不是常量)统一各种油气田产量预测模型(因为各种预测模型都可以变换为变维分形模型)。为了使预测的效果更好,有时需要将数据点预先加以处理(如平移,求累计和等)。文中
砾岩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岩性物性背景复杂以及油层电阻率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水淹层的定量评价已经成为油田二次调整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取心、油藏、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油气运聚成藏理论,在储层品质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砾岩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定义原始含油饱和度和目前含油饱和度的差值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比值为储层的采出指数,采出指数表征的是注水开发以后到目前油藏状态下储
陆相断陷湖盆中,直接影响湖盆可容空间的因素为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和水体,三者的相互关系不仅使湖盆在演化过程中可容空间具有统一性变化,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存在非统一性变化。构造沉降和水体为主控因素时,往往形成欠补偿沉积,可容空间统一增加;沉积物供给和水体为主控因素时,可容空间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其变化不一致,盆地中存在可容空间增加带、减小带和转换带。东营凹陷沙三段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湖进体系域
运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理论,运用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分析方法,配合地震精细研究,分析乌夏地区构造复杂的变形样式,分解不同时期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分析构造带地层几何特征,构建乌夏断裂带构造组合样式及空间展布,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断层的分布、活动和演化是裂陷盆地构造研究的核心,也是油气勘探的关键。大量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表明裂陷盆地内断层分布组合十分复杂。现有的理论和模式还没有很好地揭示裂陷盆地断层复杂性的实质和断层形成和演化的内在规律。本文利用“不协调伸展”目标砂箱模拟实验成果,应用“不协调性准则”阐述分析了裂陷盆地断层形成和演化的控制影响因素、以及断层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即不协调伸展模式。该模式[1]阐述了裂陷盆地断裂
对北天山伊连哈比尔尕山山前冲断带中糜棱岩的4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中心年龄变化于78~51Ma之间,记录了构造隆升活动的时间。热史模拟结果表明:伊连哈比尔尕山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3期冷却剥露,分别是晚白垩世(97.1~68.8Ma)视隆升速率为0.062mm·a-1,新生代早中期(59~30Ma)视隆升速率为0.023mm·a-1和新生代晚期(13~5Ma)为山体隆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