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文化对课堂管理的启示

来源 :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文化内涵深邃,文明久远,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佼佼者.它诞生于春秋时期,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几千年来,其历经沧桑,屡经波折波折,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塑造出新时代儒家文化的新形象,并融汇于政治、经济、文教事业当中,展示出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学校教育自古便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它承载着自然科学、生活经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重任,因而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而无论宏观的教育政策,或微观的课堂教学,到处都贯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尤其在课堂管理当中,儒家文化的运用与把握起到非凡的效果.
其他文献
汉书景十三王传曰:"河间献王德,以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
会议
川西夫子刘沅,应世乾嘉道成,六代家学渊源,八年明师亲授,圭臬二帝三王,归宗老孔圣学;汇通三教真源,发明天良一贯;恒解四子六经,详注孔孟圣典;开创法言道坛,穷究天人之际;太极
《春秋》学是宋代学术中的显学,学术史上对宋代《春秋》学的梳理和研究,多以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为始,对宋代自建国至庆历初八十余年的《春秋》学则鲜有论述.这段时期的《
会议
儒、道、佛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教的思想与文化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儒学自汉武帝始,一直处于"独尊"地位,但本土的道教与外来的佛教不断发展壮大,晋魏时,儒、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孝"文化的地位尤为突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需要汲取"孝"文化的精髓和理念.本文以《论语
《孝经》学是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经学研究正呈向上之势。历来研究孔颖达者,很少关注其《孝经》学,盖因文献不足微也。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孔颖达之前有《孝经郑注》、《孝经孔
在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学者对"儒"给予了不同的理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再到隋唐,进而宋明,儒者虽然具有某些共同点,但也被赋予了不同的特征.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颜元,具有坚定的儒
会议
《大学》原来是西汉戴圣所传《礼记》的第四十二篇,被南宋的朱熹(1130-1200)从《礼记》中与另一篇《中庸》一起抽出,作为《四书》中的前两篇,成了儒家最神圣的经典.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四川出现了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特立独行的儒学大师,世人尊称他为"川西夫子",后人评价他为思想家、教育家、慈善家,他是历史上少有的遥承孔孟思想的学问大家
形成于7-9世纪的东亚儒学文化圈,在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次第发展,即被再次提出,重建辉煌.这表明,在东亚经济迅速发展之际,东亚各国再次面对共同的文化传统与现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