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2马铃薯品种整薯与切块拌种及种植密度试验

来源 :201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ta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2品种是近年凉山州引进并在生产中广泛种植的品种,本项试验研究了整薯不同密度播种和切块拌种不同密度播种对其出苗率、商品薯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块拌种处理能够提高出苗率、商品薯率和产量,其增产效果显著;667m2播5000穴是该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
其他文献
对污染脱毒马铃薯组织培养的内生菌在LB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获得6株细菌的单菌落,提取所得细菌的总DNA,采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所得到的细菌的总DNA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利用BLAST软件到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从而得到所分离细菌的属名.鉴定结果主要为:有4株细菌为Bacillus属,相似性为97%~99%,1株为Roseomonas属细菌,相似性为97%,1株为非培养细菌Bac
通过试验同一马铃薯品种不同种级间较常规种增产幅度最大的为陇薯6号原种、一级原种分别增产为35%和31.8%,陇薯7号次之,原种、一级种增产10.6%,二级原种增产11.1%,陇薯3号一级原种较二级原种增产3.7%.不同品种同一种级间陇薯7号原种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13.2%,一级原种增产15.9%,二级原种增产44.7%,常规种增产38.2%,陇薯3号一级原种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15%,二级原种增产3
对引进的青薯9号等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且适合德宏地区推广应用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青薯9号适应性较好,产量较高,外观品质良好,综合性状优,具有推广前景;其他品种分别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以克新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钙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mmol/L NaCl胁迫下,5mmol/L CaCl2处理的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含量最高,根系活力最大,相对电导率最低.在25和50mmol/L NaCl胁迫下,培养基中添加5~15mmol/L CaCl2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对马铃薯脱毒
利用大型防雨棚,人为控制土壤水分,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03和延薯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块茎膨大期干旱胁迫条件下相关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变化,以期探讨马铃薯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抗旱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2个马铃薯品种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有所下降,胁迫强度越大,变化越显著;东农303变化幅度要大于延薯4号,说明延薯4号适应土壤水分胁迫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的应用是马铃薯良种繁育的关键环节,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温室优化、品种选择、假植前准备及假植、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会川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为满足市场需求、农民增产增效提供技术帮助。
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冬季闲置的稻田有几百万亩,适宜栽种马铃薯.而且水稻—马铃薯栽种模式增产增效,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从本区域的基本概况以及马铃薯的栽培现状入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详细介绍了冬闲田栽种马铃薯的各项栽培要点,包括品种选择、播期、肥料用量、病害防控、收获分级等关键技术.
针对新疆南疆林果业发达、早春升温早的特点,总结出马铃薯林果套种栽培技术.该技术能充分利用光、温和土地资源,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效益,同时使用双膜技术,防止低温和晚霜危害,实现了早春提前供应马铃薯鲜薯.目前春播早熟马铃薯平均产量在1.8t/667m2左右,可实现纯利润在2500元左右.该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施有机肥整地、起垄覆膜、种子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地膜回收等具体的技术措施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性作物,块茎休眠与发芽的调控对其栽培、加工及食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马铃薯块茎休眠与发芽的物理化学调控以及基因工程调控途径,为发展马铃薯块茎休眠与发芽的新型调控途径提供依据。综上所述,马铃薯块茎休眠与发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马铃薯的贮藏和栽培过程中块茎的休眠与发芽受很多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以往块茎休眠与发芽的调控以物理化学的调控途径为主,低温贮藏是抑制块茎发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的生产易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生长模型将马铃薯生理生态过程和相互关系进行量化表达,分析其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从而提出合理的管理方式,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马铃薯生长模型研究的分析总结,介绍了国内外马铃薯模型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情况,分析了马铃薯生长模型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相关的发展趋势.作物生长模型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