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查找表快速FFT的FPGA实现

来源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第八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329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量FFT广泛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领域,本文通过将Cordic[1]算法引入到FFT[2]运算中,用来完成复数乘加功能,从而减少了旋转因子(sin、cos)计算中的硬件开销,同时将复数乘转化成移位和加减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利用FPGA内置的sram可配置的特点,能根据器件的规模和用户的时间要求,在FPGA内部采用1~4个并行计算处理单元,从而提高运算速度.选用Xilinx公司XC2V1000-5器件,可稳定工作在100MHz,对16384点数据进行FFT运算,根据并行度的不同,运算时间在1.14毫秒到0.29毫秒之间.将该模块应用在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3~5]信号处理中,对雷达信号进行成像处理,能达到高精度成象处理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搜索引擎应用的日益广泛,如何减少用户的查询响应时间和减轻网络的负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用户查询结果缓存的策略,如何减少用户的查询响应时间和减轻网络的负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用户查询结果缓存的策略,并对其相关结构、更新方法、置换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无线一键通是无线通信领域中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移动增值业务.首先介绍了"即按即说"PTT(Push-To-Talk)技术的概念以及PTT技术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上的实现"无线一键通"PoC(Push-To-Talk Over Cellular).随后分别从用户、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了PoC技术的价值所在以及PoC技术在全球的应用现状.本文着重讨论了PoC相关各项关键技术和国际标准,继而提出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无论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还是企业的管理与决策,科学预测都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本文首先从数据挖掘方法论的角度,针对预测设计了一个通用的流程;其次综合统计理论中的时间序列方法和多元回归方法构造了自适应预测模型,并基于J2EE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备自适应能力的网络预测平台--LinkFuture(以下简称预测平台).
作者设计了一种军用数据转接卡,能够从以太网接收某种固定格式的数据,经过转换后存储到与卡连接的优盘中.为了满足客户对于速度、数据安全性、使用方便等要求,选择了32位高端嵌入式处理器完成硬件设计,对嵌入式Linux系统进行定制和裁减,成功的移植到自己设计的板卡上,然后编写专门的服务程序,实现特定格式数据的接收和存储.
本文分析了设计梯形图编程与解释器的必要性,以及梯形图与布尔代数语言的转换关系.研究并实现了自己的梯图编程器与解释器,并给出了其中具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本文通过对数据挖掘的算法和实践过程进行归纳,提出一套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数据挖掘归纳模型,包括数据挖掘的系统架构、算法层次的建模和过程层次的建模,并且以分类为例,通过分类的算法、过程加以说明.其中,系统架构旨在提出数据挖掘建模的四个层次,算法建模旨在算法层次阐述我们建模的思想及接口的描述,具体的算法细节不在本文的范围内,过程的建模旨在对挖掘过程的定义,包括角色,活动和输出产物.
MCU是基于H.323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H.323多点会议系统中的多点控制单元(MCU)由多点控制器(MC)和多点处理器(MP)组成,可对系统进行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等多种方式的控制和管理,利用H.245通用控制消息和特定的会议控制消息对与会终端,并完成呼叫建立、通信模式确定、多点速率匹配、加密、过程控制和同步等会议功能。考虑到成本因素和实验系统的具体需要,将MCU与关守集成到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eal Time multi-tasking Operating System, 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本文以开放源代码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II为例,介绍了RTOS的任务调度,时间管理,任务间同步与通信,内存管理等;分析了μC/OS-II源代码的文件结构;详细阐述了μC/OS-II移植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并介绍了本人基于8位微处理器Rabb
本平台以面向对象为基础,采用快速原型法对客观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一系列可复用功能构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应用系统进行逻辑处理和界面包装,生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快速原型法对客观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一系列可复用功能构件的设计.此设计使管理信息系统可定制、可重用、可扩展,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高效的开发过程.
介绍了IP可视电话的体系结构、多媒体通信协议以及音视频Codec等各项技术,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述评.提出了目前IP可视电话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该可视电话利用SIP以及相关的SDP、RTP等开放性协议,完成了通讯双方实时的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交互.既可以应用到即时通讯方面,也可以作为视频会议实现的基础.并详细地阐述了各个组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结果表明,该可视电话完成了设计所要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