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冻土地表形变分析与活动层厚度估计

来源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永久散射体(PS-InSAR)和短基线集技术(SBAS InSAR)为代表的时序InSAR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监测青藏高原冻土区地表形变.PS-InSAR和SBAS-InSAR的估计精度与所采用的变形模型有很大的关系,已有的研究基本上假设地表形变模型以线性形变为主,然后从残余相位中分离出非线性形变分量.
其他文献
云对地气系统的辐射作用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反射很大部分的入射太阳通量;另一方面,它们又捕获云下的大气和地球表面发射的出射热红外通量,这两者能量的比值将决定由云产生的辐射在全球能量平衡上的倾斜度,云的增暖和冷却效应取决于云的物理、光学参数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而台风云系作为大尺度云团,其物理、光学参数及时空分布特性对于全球和区域辐射气候效应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项研究利用最新的卫星反演云量及辐射通量资料,评估和比较了当前5套再分析资料(CFSR、ERA-Interim、JRA55、MERRA2和NCEP1)中总云量及大气顶云辐射效应,重点是东亚和南亚这2个亚洲季风区域的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量值有所偏差,多数再分析资料(尤其是CFSR和ERA-Interim)能够再现全球总云量和(长波、短波和净)云辐射效应的分布,与观测的全球空间相关多在0.7以上
积雪时间是积雪的重要参数,由于积雪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积雪时间作为积雪的主要特性之一不仅可以受到气候体系变化的影响,同时也会通过反照率的变化对气候系统进行反馈,并对地表能量平衡、水文过程、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积雪时间变化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中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明显。如,2013年1月和2015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影响。相对湿度被认为是制约雾与霾形成和转换以及影响能见度的最关键环境参数。在我国雾霾形成、转换和区域变化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大气湿度条件的变化及机理,进一步明确相对湿度变化与雾霾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深入认识地区性雾霾形成和演变以及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Fram是海峡北极海冰的主要输出通道,随着近年来北极海冰冰速整体增加,该区域海冰的输出量和输出的海冰类型对来年海冰的密集度和冰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遥感反演算法普遍在流速较大的区域误差偏大,同时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Fram海峡海域有效的冰速资料较为粗糙。本研究将适用于低分辨率冰速反演的连续最大互相关算法(CMCC)运用于的AMSR-E、AMSR2微波数据,研究了反演算法对相关参数的敏感程度。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海洋环境安全是21世纪丝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分析了丝路主要海区1940-2016年间海洋环境和热带气旋灾害的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海洋环境变化和灾害风险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研究建议。以期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必要的科学基础。分析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21世纪海上丝路主要海区的海水显著变暖、海平面升高明显,其中
地下水和冰芯、黄土、石笋等一样,都是可以记录古气候与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地下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携带的信息不仅有古气温变化信息,而且还是古降水的直接记录。我国西北准格尔盆地,地处世界上典型的干旱内陆地区,是开展古地下水补给与古环境研究极佳场所。然而,以往没有开展地下水年龄以及古气候记录方面的研究。本文以中国新疆准东盆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重建了区内过去35000年以来的古气候环境。
Nutrient addition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soil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lant biomass and shift the composi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However,changes in soil bacteri
Studies have substantiall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on above-ground vegetation in grassland ecosystems.However,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its effec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and the roo
南方春季持续低温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南方早稻育秧影响大。本文利用地面站点资料对1951-2015年的南方持续低温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春季低温冷害的低温日数随时间有较明显的周期性,50-60年代,70年代后期-90年代是低温过程的两个集中期,尤其70年代后期-90年代以重度持续低温过程为主,低温过程多发生在3月,到4月上旬低温日频次明显减少;中高纬的阻塞形势是持续低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