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A/O工艺对农业园区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受纳水体流向上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

来源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接触式A/O工艺处理农业园区废水,处理后的达标废水排入园区景观水体.通过对污水处理站的进、出水水质和景观水体的水质监测,研究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效能及收纳水体流向上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数据结果显示,当进水CODcr、NH4-N、TP分别为21.8~49.2mg/L、2.06~4.99 mg/L和0.66~1.90 mg/L时,出水浓度分别不超过6.5 mg/L、1.98 mg/L和0.86 mg/L,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说明处理系统具有较高脱氮除磷功能.对景观水体的水质监测表明,CODMn、NH4-N、TP数值在水体流向上呈非线性下降趋势,水体的稀释作用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共同导致这一变化.
其他文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本文认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符合企业长远经济利益;"环境保护",而非"资源节约",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需要以环保科技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环境责任能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和绿色消费模式,开展生态资本运营,是落实企业环境责任的必然要求.
本文介绍了在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低碳经济",以及根据我国国情就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几点思考.低碳经济不是时髦的概念,可以落实到现实的低碳生活当中去。不能照搬发达国家推行“低碳经济”的模式,只有结合我国的总体经济路线,结合各地区具体的客观条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
构建连续产碱系统(Successive Alkalinity Producing System,SAPS),依次改变进水条件,研究其对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进水pH>3.00,COD/SO2-4=2.0,HRT=48h条件下,SAPS瞬时出水pH达6.70左右,硫酸盐还原菌对SO2-4还原率可达70%,出水Fe浓度随运行时间增加而升高,瞬时出水中仍溶较多金属离子.对基于SAPS改进构建的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纳米半导体吸收光激发产生的光生电子使毒性高的Cr(Ⅵ)还原为毒性低的Cr(Ⅲ)的光催化还原技术,因其能重复利用太阳能,而被认为是种很有潜力的技术,但普通的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存在着催化效率相对较低、难从水中回收分离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水热法合成磁性可回收的Fe3O4-CdS复合纳米可见光催化剂,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比较Fe3O4、CdS及Fe3O4-CdS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性能
以ISI 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1985年至2013年抗生素废水处理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抗生素废水处理研究持续增长,特别是近20年增速显著;美国在该领域居于引领优势;我国在抗生素废水处理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主流技术研究的关注度和需求很高,SCI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在抗生素废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SCI篇均引数)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具有污染物高效降解、资源回收利用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但存在的运行稳定性、膜污染严重等问题限制其工业化应用.本文采用投加竹炭强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工艺处理高有机物浓度、高色度的竹制品废水,研究强化工艺性能及膜污染的减缓作用.结果表明,反应器连续运行130天,COD、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和75%,高于无竹炭投加对照组的
好氧颗粒污泥工艺技术是近年来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研究热点,但颗粒结构不稳定,形成机制不清楚限制其工业化应用.实验建立了两组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bach reactor,SBR),分别以乙酸钠(R1)和可溶性淀粉(R2)为主要进水碳源研究其对好氧污泥颗粒化与结构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SBR反应器均可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COD去除率达90%以上.相比而言,R1反应器运行15d即
氯代硝基苯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印染、农药等行业,其化学性质稳定、难生物降解,易在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积累,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氯代硝基苯类废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迫切.论文以对氯硝基苯(p-ClNB)为研究对象,构建多组分批生物电极-厌氧污泥耦合试验体系,研究生物电极与厌氧污泥协同还原转化p-ClNB影响因素与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从
利用两级交替回流/厌氧/局部供氧生物膜工艺处理实际分散污水,系统采用沉淀池、循环池交替回流技术和循环脱氮技术.在平均处理量100t/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d,稳定运行2a结果表明:工艺对化学需要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氨态氮(NH3-N)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4.9%、71.6%、64.4%和45 5%;出水COD、B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
本论文介绍了海藻酸凝胶以及其复合、改性材料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农药、除草剂、染料、以及无机盐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海藻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特殊的成形性,且相对于其他吸附材料原料丰富易得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染料、抗生素、农药、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海藻酸及其复合材料做为吸附剂可以脱附重复使用且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生物聚合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