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META分析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的有关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诊断方面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综合评价. 结果 共纳入国内外文献28篇,乳腺癌总病灶数3366例;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80.4%,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下面积为94.06%. 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乳腺癌诊断中有较高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在超声、乳腺X线的表现,比较超声、乳腺X线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10月~2015 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诊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46 例,女性145例,男性1例,单侧发病,年龄分布为 29~76岁,中位年龄 49.6 岁.101例患者经乳腺X线检查,137 例患者经乳腺超声检查.分别对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形态,有
目的:探讨乳腺MRI在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检出乳腺原发灶的价值,并依据BI-RADS-MRI标准分析乳腺内隐匿性癌灶的MRI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诊,经临床触诊及钼靶、超声检查乳腺内均无阳性发现,而腋淋巴结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转移性腺癌的2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以及乳腺MRI资料,依据ACR于2013年出版的磁共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对乳腺内
目的 观察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预置管术中行栓塞术减少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45例。按照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手术组,髂内动脉栓塞组(IIAE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UAE组)。记录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子宫切除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胎儿受照射剂量,栓塞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磁共振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31例TNBC及6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NTBNC)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病变的MRI形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表观扩散系数(ADC值)(b=1000S/mm2)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NBC与NTNBC患者在病理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99Tcm-MDP SPECT显像进行对比,提高对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像诊断水平. 方法:对52例PET/CT显像的乳腺癌进行分析,女49例,男3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1.86±3.27岁),所有患者在1月内先后行18F-FDG PET/CT及99Tcm-MDP SPECT显像,分析两种检查的显像结果.采用SPSS 1
目的:探究MRI定量参数和ADC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的价值 方法:对56 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AC),分别测量患者NAC 前和NAC一疗程后病灶直径、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和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定量参数.应用ROC曲线分析其最佳诊断界点和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NCA一疗程后,反应组(CR+PR)为4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最小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预后因子的相关性,为其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其中58例在MRI上表现为肿块型病灶,该部分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3T磁共振扫描,DWI检查参数:(b = 0、1000 s/mm2 ),在ADC图上手动测量肿瘤最小ADC值,分析最小ADC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HER-2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细针穿刺获得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排除病灶小于1cm者,最终获得研究对象52例.在病变区域设置感兴趣区(ROI),分三次测量病灶的ADC值,求平均值.利用获取的肿瘤标本,采用SP法对HER-2的表达情况进行染色,根据免疫组化结
目的:探究在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肿瘤中,其MR灌注参数Ktrans值与扩散参数ADC值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行3.0T MRI检查并获得病理结果的乳腺病变患者50例,52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4个(纤维腺瘤8个、硬化性腺病3个、乳腺增生症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恶性病灶38个(浸润性导管癌34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导管原位癌2个),所有病灶直径均
目的:对比Hologic全景数字化乳腺机2D与2D+3D图像,探讨2D+3D图像在诊断乳腺病变时对BI-RADS分类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患者106例,均使用Hologic全景数字化乳腺机进行2D及2D+3D图像显像进行独立诊断,且进行术后切除治疗,评价两种显像方式在诊断乳腺病变时对BI-RADS分类的影响.所有切除标本均进行术中冰冻,以石蜡结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