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增强体承载力计算分析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多常用分别确定增强体承载力和桩间土承载力,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叠加这两部分承载力得到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增强体承载力是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复合地基分类及其代表性桩型碎石桩、水泥土桩和CFG桩桩体受力特点、承载力计算及其分析,可作为设计时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参考.
其他文献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是目前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某高层建筑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建筑物实测沉降结果与计算沉降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适用方法.
本文就复杂地基上超高层建筑沉降变形观测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分析总结了观测资料为建筑物的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沉降预测和安全保障,并研究了高层建筑沉降变形特点,为超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沉降变形问题提供参考.
根据不同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是地基处理成功的关键.当新建建筑物地基基础不能设计为天然地基时,采用锚杆静压桩逆作法施工,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技术和经济效果;锚杆静压桩逆作法地基处理技术在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可使施工难度很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氧化铝赤泥堆场地基土)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该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值得推广.
通过汕头地区某住宅小区复合桩基的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常规桩基和复合桩基的不同用桩量,阐述了复合桩基的设计概念在软土地区基础设计中的工程意义和经济效益.
在北京的潮白河、沙河、温榆河等京效河流中下游河滩地区,其地表下浅层砂土、粉土存在程度不同的地震液化趋势,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由于河床冲积过程与沉积历史变迁,场地不同分区,其地层分布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楼座地基的地层情况、周边环境、基础形式和建筑物的功能目标,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即使采用相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设计参数、施工工艺,从而
本文阐述了预浸水法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测试、试验、计算及分析方法.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需要兼顾承载力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针对山区沟谷软基的特点,采用水泥土夯实桩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的方法是一个创新.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室内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本文对这种复合地基型式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可以很好的均匀上部沉降和约束侧向变形,使得下部水泥土桩的受力变形更加均匀,从而基础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可以满足特殊条件下的软基处理要求.
本文介绍一种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后处理技术,针对高填方路基工程中代表性的高填方软土路基,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后处理技术,实现工后变形控制的技术机理,并通过工程试验分析提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泉州地区灌注桩基础在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通常采用补打桩、高压注浆、锚杆静压桩法和加强承台地梁等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迫降处理灌注桩质量事故的成功经验.
抛掷回填砂卵石由于其松散性,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地基.通过对某经济园区在未经处理的抛掷回填砂卵石地基上直接建房造成大量建筑物开裂破坏的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详细研究了抛掷回填砂卵石地基的利用与处理,结合一些工程实例,介绍了抛掷回填砂卵石地基的常用加固方法,以供今后在类似工程中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