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J管置入术后的放射影像学评价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腹部平片(KUB)、IVU、CT评价双J管位置、形态是否正常以及几种异常表现,同时通过特殊病例说明双J管对影像学诊断具有提示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双J管放置术后患者的腹部平片、IVU和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评价双J管放置后位置正常的表现以及常见的几种异常表现,包括异位、折曲、穿破等。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腰骶神经根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DTI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判断腰痛病因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0例(男16例、女14例)经MRI检查及临床确诊罹患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纳入病例组;以及20例(男13例、女7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 分析浸润性肾盂癌的CT增强表现,旨在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浸润性肾盂癌的CT影像表现特点,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及CTU扫描。根据影像学图像上肾盂内肿块形态及肾实质浸润程度将本组病例分为I型:肿块浸润型,肾盂内明显肿块,病变隆起高度(H)≥横径(L),肾窦脂肪受侵,伴或不伴肾实质浸润;Ⅱ型:浅表浸润型,肾盂内扁平型肿块,病变隆起高度(H)<横径(L),肾窦脂肪消失,
目的 总结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MRI特点,提高对RESLES的认识及影像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3例RESLES儿童的临床表现、MRI资料及随访结果,总结其MRI特点。
目的 近十几年来,随着CT在儿童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如何降低患儿所受辐射剂量已成为国内外放射学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评估Philips 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幼儿胸部CT检查sub-mSv扫描及提高图像质量方面的价值。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8例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评分和护理后血管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断层合成x线成像(DBT)联合全屏数字化乳腺X线成像(FFDM)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前行FFDM、DBT、超声或MRI检查的309例患者影像资料,分别对各检查方法在发现乳腺病变,分析乳腺病变的重要征象及诊断效能方面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FFDM联合DBT与其他检查方法的差异。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个医工结合专业,专业课程门类多,专业理论难度大,专业设备价格贵,专业教学成本高.我校结合影像技术专业特点,创新五年一贯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采用专业课程与岗位工作相对接,“3.5+0.5+0.5+0.5”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校院(企)合作,课程结构与工作任务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常见疾病的MRI表现,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6-2016.5在我院行骶髂关节MRI并经手术或临床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致密性骨炎、结核和肿瘤共307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强直性脊柱炎216例,致密性骨炎69例,结核12例,肿瘤10例(转移瘤8例,骨巨细胞瘤和骨髓瘤各1例).结核9例和骨巨细胞瘤和骨髓瘤各1例经手术诊断,其余病例为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
目的:探讨MRI对胎儿后颅窝增宽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怀疑后颅窝增宽的胎儿22例.母亲年龄为19-36岁,平均年龄为24.8±3.2岁;MRI检查胎龄为26周-39周,平均胎龄33.7±2.9周;继续妊娠者出生胎龄为30.5周-41周,平均36.1±3.7周.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ENSE-T2* MR perfusion imaging in breast cancer.Methods 2、临床资料:女性36例,年龄29~66岁,平均50岁;男性2例,年龄60岁.所有病例均在扫描后一周内完成手术及病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其中3例为多灶性,病灶直径0.5~5.0 cm.良性病变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