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旗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来源 :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阿旗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粮食、牧草、效益、人口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阿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阿旗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灌溉定额与面积,未来发展以牧业为主,但应控制畜牧业的规模,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阿旗水资源承载力为阿旗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了小型拖拉机综合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系统硬件由上位机、主控机和下位机三层组成,采用485总线作为通讯网络.下位机负责对检测数据的采集,上位机负责对检测数据的显示、保存、打印及数据库的维护等功能.测试软件采用VB6.0及数据库开发,实现了将上位机和下位机融为一体的软、硬件设计的突出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良、动态响应速度快,测试精度高,兼顾了测试过程的动态和静态
本文对液体肥料比固体肥料在许多方面都有其独到的优越性作了简单介绍.针对液体肥料发展迅速和液体肥料施用装置发展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可测量液体肥施用装置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试验台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运用液体肥料施用装置试验台对喷头流量影响因素作了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液体肥料的浓度、电机转速及喷头口直径大小对喷头流量的影响规律及主次关系。
为了了解气体在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惯性分离室内的运动规律,本文从流体力学和湍流理论出发,建立了气体运动微分方程式及K-ε湍流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惯性分离室内三维定常气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气体在惯性分离室内的流动特征.根据其特征对分离室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惯性分离室内的气流流场得到了改善。
物料在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惯性分离室内的运动轨迹、沉降和分离等运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还未见研究报道[1~2].本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惯性分离室内包含多因素的颗粒运动微分方程式.利用Fluent软件中的拉格朗日法的离散相模型对惯性分离室内籽粒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籽粒在惯性分离室内的运动轨迹,沉降、分离等运动规律,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分离室入口气体速度和籽粒初速度对
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采用惯性分离室来实现谷物与气流的分离[1].目前对惯性分离室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压力损失特性及其受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等研究还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建立了惯性分离室颗粒相运动方程、气相守恒方程和湍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Fluent软件对分离室结构参数对其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结构参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经实验验证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
通过对江苏洪泽试验区2004年获取的多时相、多极化雷达卫星(Envisat)数据分析,从图像上提取后向散射系数,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式的水稻后向散射特征.利用该试验区同年获取的气象卫星(NOAA)数据,提取水稻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了其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根据水稻的多极化后向散射特征和获取的多时相雷达数据,利用阈值法提取稻田信息,识别精度达90%以上.
为解决目前土壤压实信息获取均采用点采样导致的信息量少、信息获取速度慢和不能实时为农田处方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问题.设计和研制出快速连续测量土壤阻力(水平方向)以反映土壤压实状况的测试系统.系统包括机械、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三部分.测试系统通过机架和三点悬挂机构安装在拖拉机上,设计工作时连续测试速度1m/s,系统采样率为300Hz,所有采样数据沿测试方向按1米为单位计算平均土壤阻力并与测试位置对应存入文件
为了提高排种器的改型设计和系列化设计的效率,基于so1idworks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对推种式型孔轮排种器进行三维特征造型和装配关联设计.探讨了关键零件的三维特征造型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的技术关键,动态模拟装配过程、关联产生二维工程图.为对其进行CAE/CAM奠定基础。
在分析国外模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特点,考虑到残茬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风蚀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小时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地表土壤水分、秸秆残茬覆盖率及地表粗糙度,模拟不同耕作体系下农田土壤风蚀流失量情况;通过田间风蚀测定数据的验证,证明所建立的保护性耕作风蚀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生态型乳业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安全生产技术贯穿从饲草料种植、加工调制、乳牛饲养管理到乳制品加工等全过程.重点是在传统生产技术与工艺基础上,特别是在易发生不安全的工艺环节采用安全生产技术或替代常规不安全生产技术.乳牛饲养是本工程的核心,它在这一工程技术链中起到了承上(乳品加工)启下(饲料种植与调制)作用,而自身还需优种引进、选育培育、饲养环境方式与管理、疫病防制、废物处理等条件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