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人工膝关节外科的医护配合、流程再造与目标管理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理念包括术前对患者的宣教、合理术前准备,以达到缩短术前诊治时间,提高诊治效率;术中手术团队的高效有序合作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有效止痛,尽量减少围手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因素等。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的医护配合、流程再造与目标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胫骨近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原因并探讨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钢板外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胫骨近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病人33例,根据病历资料记录伤情、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伤口肿胀情况、钢板外露时间、局部创面情况等综合分析钢板外露的原因.33例均应用局部转位皮瓣或游离皮瓣、游离骨皮瓣移植修复.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合并外侧副韧带断裂重建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前交叉韧带合并外侧副韧带断裂11例膝关节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6岁至43岁;平均年龄33.8岁.其中急性损伤10例,陈旧性损伤1例.关节镜下先处理半月板损伤,行缝合或部分切除手术.
目的:研究分析聚集解决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整体恢复疗效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65例,护理人员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术后采用聚集解决护理模式。
目的: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因存在潜在的髋臼、股骨颈干角、股骨前倾角的差别往往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观察高龄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脱位侧下肢长度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因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III-IV型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9.3-64.2岁,平均28.8岁.Cr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在修复小腿近端组织缺损时血运重建方式及对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6月~2014年11月,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近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25例。其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0例,游离腓骨皮瓣5例,创面面积6cm×5cm~25cm×35cm,平均15cm×20cm,皮瓣面积6cm×8cm~20cm×42cm,平均18cm×22cm修复,血运重建方式:采用股动脉端侧吻合1例,膝降动脉
[目的]明确DDH患者在THA术后同侧膝关节对合关系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股骨前倾角改变间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2月到2008年11月,总共232例DDH患者接受THA术,其中28例32髋进行骨盆至下肢CT扫描。这些28名患者平均年龄56岁,包括24名女性(双侧4例)和4例男性。根据Crowe分型,I型10髋、II型18髋、III型4髋。分别在术前、术后10天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薄层CT扫描
目的:骨科内植物耐药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难以治愈,反复发作。全身及局部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极易造成耐药菌的出现,菌群失调。在越来越多抗生素耐药的今天,阳离子抗菌肽的出现,为解决耐药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人β-防御素-3(HBD-3)是一类新的内源性抗菌肽,具有无毒、广谱、生物相容性好、理化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强。然而,HBD-3联合低频超声(US)及微泡(MB)的靶向破坏(UTMD)体内
目的探讨应用股二头肌腱重建LCL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33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其中后外侧角(PLC)损伤患者24例(其中1例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结构损伤及PLC损伤),其余9例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结构损伤.其中16例为自外侧副韧带(LCL)腓骨头或股骨止点处断裂.16例LCL断裂患者中,合并股二头肌腱自腓骨头止点处断裂2例.
目的:探讨腓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移植修复严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自2000年6月~2012年6月,应用腓骨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串联或并联组合组织移植,修复严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36例。其中男30例,女6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车祸30例、压砸伤4例,机器挤压伤2例。新鲜无菌创面10例,晚期感染创面26例。
目的: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是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对脊髓进行有效的减压并对脊柱进行可靠的融合与固定,本研究探讨改良PVCR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5~72岁(平均55岁);术前后凸34°~75°(平均47°),采用改良的PVCR技术进行治疗。评估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改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