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waiww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种环保有效的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该方法以乙醇水溶液为辅助,主要包括蒸煮预处理、果胶酶水解和乙醇水溶液提取过程.乙醇和酶的组合有助于缩短水酶法的萃取过程、减少乳状液的产生和降低酶用量.此外,乙醇无毒易回收的特点,有利于生产上的环保和经济.本研究确定了蒸煮方式、酶用量和乙醇浓度等过程变量.通过确定提取过程中的粘度和葡萄糖当量(DE值)的变化,来定性反映酶水解和乙醇水溶液提取的反应时间和游离油的得率.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分析牡丹籽的微观结构,解释了破坏细胞结构以获得高游离油得率的重要性.因此说明蒸煮预处理和研磨对于本研究是有效的.当研磨后的牡丹籽(用去离子水蒸煮,1∶5(w/v),110℃,1h,粒径28-35μm)用0.15%(w/w)果胶酶水解(50℃,pH 4.5,1h),然后用30%(v/v)乙醇水溶液(60℃,pH 9.0,1 h)提取后,油得率可以达到92.06%.水相和渣相的残油含量分别下降到5%和3%.同时研究了通过此方法提取的牡丹籽油的质量,表明提取的牡丹籽油的功能成分最大程度地被保留在了精炼油中,并且油中存在的有害成分低于商业油(通过冷榨提取),因此提取的油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商业油.
其他文献
前期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菜籽蛋白水解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菜籽抗氧化肽。本研究以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菜籽肽WDHHAPQLR(RAP)作为目标肽。首先,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拟小肠吸收模型研究RAP小肠吸收机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UPLC-Triple TOF MS/MS)分析其小肠细胞肠腔侧与基底侧降解与修饰产物。
本文以菜籽粕为原料,利用酶法制备低盐、低糖、色泽良好并具有较高功能活性的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在pH 8,50℃的条件下,采用6 000 u/g碱性蛋白酶(AL)水解3h,再通过4 000 u/g风味蛋白酶(FL)水解2h,制得菜籽蛋白水解液(RPH),并将其经活性炭脱色,吸附聚集到大孔吸附树脂(MAR)上以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菜籽精制肽(PRPs).最后对菜籽精制肽(PRPs)进行
研究青稞中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和多酚3种活性物质的含量随发芽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康青7号、独立花、紫青稞、藏青25号和西藏2000五个青稞品种做发芽试验,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method,GOPOD)、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福林酚法测量在不同发
产自中国东北黑蜂(Apis mellifera ssp)的蜂胶(NEBBP),是一种潜在的多酚来源,因为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而被广泛研究。高效的提取工艺是获得最优的活性成分得率的前提。本研究以乙醇为溶剂用逆流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方法提取了NEBBP中的黄酮和三萜等主要活性成分。分析了超声辅助提取(UAE)在工业化方面的重要意义。系统的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固液比和超声时间对提取得率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动力
功能食品是指对人体的一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能提高营养,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的一类食品。它必须具有有食品的基本属性、修饰属性和功能属性三个特性。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功能食品已经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一时间,功能食品也成为了市场运营和大众的追捧对象。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功能食品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紧紧围绕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现状展开描述,将从基本属性、关键技术、功能因子和生理活
本研究主要考察亚麻籽胶(Flaxseed gum,FG)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凝聚体不溶物所形成的三相体系,通过表现特性以及共聚焦显微镜监测凝聚物形成过程中的结构转变.通过调节聚合物的混合比R(1∶4~1∶1,w/w)和pH(3,5,7)验证三相体系的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在pH 3.0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WPI)与亚麻籽胶(FG)的分配比为3∶1时,二
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际农产品与加工品之一,我国产量最大,其中罐头产品为世界独特,占国际市场的70%-80%。但是柑橘罐头加工过程中用水量极大,加工工艺排放水中含有果分子量的果胶、黄酮等高粘功能性成分,处理极难,难以直接排放,急需解决。本研究通过过滤、浓缩、醇沉、脱水、干燥及乙醇回用等技术从柑橘加工水中同时提取果胶和低分子量果胶,建立中式工艺,实现加工水中功效因子的全面回收,最大限度地减
壳寡糖因自身存在的羟基及氨基,具备良好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然而壳寡糖在肠道的吸收机制尚不明确,这对其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现有对壳寡糖肠道吸收的研究主要基于外接荧光发色基团,但该方法对于壳寡糖的结构和实验结果影响均较大。本研究采用了翻转小肠囊模型对壳寡糖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机制进行了研究,所使用的壳寡糖并未外接荧光基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影响。结果表明,壳二糖至壳六糖
为更好的利用鲍鱼资源,鲍鱼内脏通过酶解、超滤和纳滤等技术手段分离得到3个组分(FA:>10 ku;FB:1-10 ku;FC:0.2-1 ku),考察了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发现,FA的多糖含量和蛋白含量分别为55.12%和21.49%,而FB和FC的蛋白含量均高达75%左右,它们的多糖含量却低至2%左右.这个结果表明,鲍鱼内脏中的蛋白大部分被酶解成小
壳寡糖有利于维持血脂正常水平,在体内外实验中具有潜在的降脂效果。而不同聚合度的壳寡糖影响肝脂质代谢的效果差别仍是未知的。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对油酸诱导的HepG2的肝脂质变性模型的影响和潜在的机制,包括胞内脂积累量的测定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结果表明油酸可以显著引起HepC2细胞的脂积累和甘油三酯增加,且显著提高分化抗原簇36(CD36)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