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科普能力建设评估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科普蓝皮书《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中的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研究了各指标的合理赋权问题.由于指标间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几个主要变量,对2017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普能力计算得分并给出排行榜.所用的二级指标个数为39,超过全部评价对象[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目,不满足因子分析方法所需条件.为此,尝试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剔除一部分冗余变量;二是利用合并的科普相关数据(即面板数据),使得变量个数小于样本量.结果表明,后者效果较好,得到的科普能力排名更符合实际.最后,也结合主客观赋权方法的各自优缺点进行某种形式的组合赋权,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自1976年澳门已出台法律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规定,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是澳门文化遗产保育事业的高峰,相对不动产类文化遗产的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工作起步较晚,至2014年《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澳门才有首部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定的动产等类别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和法律.事实上,除了历史建筑,现有不少民间习俗、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无形的文化内涵,是澳门中西文化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复合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的科学教育课程,更是受到了重视.本文对新时代下科学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基于广西科学教育现状,结合政策要求提出科技教育从业人员创新科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科技馆作为大型的科普教育基地,以其新型的可体验式的展览手段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近年来,科普场馆快速增长,参观人数持续增加,应把控科技馆科普的有效性,进而让观众在参与展品体验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有效认知.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影响科技馆科普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通过完善展品功能和动员社会化参与来提升科技馆科普的有效性,探讨了有效科普对于扩大社会化参与的积极作用.
年鉴是提供各种信息的窗口,为更好地传播信息、服务大众,年鉴的数字出版越来越受到相关决策部门、科研部门,以及广大专业领域读书的重视与欢迎,年鉴的出版发行也越来越和数字技术紧密不可分割.本文在整理我国年鉴电子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资源共享数字平台建设,并对平台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
本文选取美国旧金山探索馆、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科学馆、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三所国外科技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代科技馆馆校合作的发展背景及研究对象对已有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资源整合、课标对接、网络共享三个方面进行提炼和归纳,对未来国内场馆馆校合作进行指导.
媒体构建的科技人物形象影响着公众对科研工作、科技工作者的认知和态度.《中国科学报》是中国权威性的科技媒体之一,对科技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在媒体科技人物报道中具有典型性和鲜明特点.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科学报》近10年(2009~2018年)的科技人物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科学报》科技人物报道在报道形式、报道主体的选择上均有一定的倾向和特点,构建了热爱科学、造诣深厚、辛勤刻苦等积极正面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新世纪,是一个知识产业化、国民经济知识化的新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新世纪.本文从传播学角度阐述了新业态下博物馆的科技传播与普及过程中理念的变革、途径和渠道的拓展、手段和形式的创新,使博物馆更好地发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探索科技的兴趣、提升公民整体科学素质的教育功能.
陶行知是中国科学传播的启蒙者,其在1931年发起的“科学下嫁”运动是中国科学普及的开创性事件.该运动的两个核心是科学普及和科教救国,回顾近百年历史,中国一直在沿着这两条路探索与发展.“科学下嫁”运动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科学大众化、民众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科技救国思潮的发展,对当前中国科学教育和科技发展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在中小学研学热的推动下,学生团队占博物馆参观人数的比例逐渐递增.但在博物馆科普教育如何与中小学研学活动相融合,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方面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以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中的博物馆为调查对象,在跟进多场中小学团队参观、馆内科普活动后,对博物馆中小学研学科普活动现状进行了阐述,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博物馆中小学研学科普活动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思考.
科普研学作为一种科学普及的手段随着研学被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而盛行起来,但其在实施过程中科学普及的效果不理想.本文用深度学习的理念来指导科普研学,通过科普研学活动的构建来落实深度学习,并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