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夏季奶牛直肠温度及其对测定日奶量影响的探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k87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京地区气候也呈现明显的暖干特征,2010-2012年较1951-1959年整体温度升高1.93℃,每年6月至9月间THI常高于热应激标准,而奶牛舒适的环境温度是5~25℃,因此北京地区夏季热应激严重影响耐寒怕热的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本研究旨在通过RT测定、体况评分,获得北京地区夏季牛群RT变化规律及其对产奶量的影响,为北方地区奶牛管理提供依据。全群牛平均体温超过奶牛正常温度范围(38.3~38.7℃),说明北京地区夏季应加强防暑降温措施;而泌乳阶段中第Ⅰ阶段的牛群上、下午RT均远高于奶牛正常温度范围,说明奶牛在长时间内处于较强的热应激状态,与文献报道热应激对泌乳前期的奶牛RT影响较大一致。泌乳第1~50天的奶牛大多处于子宫恢复阶段,RT较高,因此在夏季对该阶段的牛群更要注意防止饲养密度过大,保证降温措施的有效性,给予更多的观察、关注。
其他文献
为了分析牛干扰素Omega24(BoIFN-ω24)基因的功能及特性,本研究从牛肝基因组中克隆了该基因,随后构建了编码BoIFN-ω24成熟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BoIFN-ω24,将重组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重组蛋白BoIFN-ω24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复性后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证实BoIFN-ω24在MDBK,PK-15和BT三种细胞上,均具有抗VSV
免疫球结合蛋白(Ig-binding proteins,IGBP)是一类表达于细菌表面的能与宿主免疫球蛋白特定部位结合的蛋白,能调节宿主对细菌的免疫反应,是细菌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其中研究最多的是SPA和SPG,这两种IGBP分子的胞外部分均含由若干重复的序列高度同源的Ig结合结构域。本研究对这两种免疫球蛋白结合结构域进行串联重组,获得具有更加全面的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结合活性的重组IGBP分子,并评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牛舍内的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在冬季生产后的犊牛面临着环境对它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犊牛期自身免疫机制不健全,因此会使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由于在肉牛养殖上,多数养殖场管理粗放,其次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成品犊牛岛价格较贵,养殖户和场较少使用犊牛岛,为了提高犊牛冬季成活率,通过利用牛场现有材料资源自制简易犊牛岛,一是可降低成本,二是为冬季犊牛的培育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犊牛岛内前3天由于每日
采用间接ELISA、竞争ELISA对2009~2011年采自黑龙江省16个奶牛场的4830份血清样本进行回顾性检测,并对此期间的2个布病净化示范场样本进行验证性检测,以期了解2009~2011年间黑龙江省布鲁氏菌血清学状况,并对布病净化示范场的净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黑龙江省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2个布病净化示范牛场连续三年始终保持在布病净化水平;采
细胞对高温的反应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部分,奶牛热应激时乳腺上皮细胞会通过细胞内外的信号,协调细胞和动物整体的代谢过程,从而对环境中的热负荷做出反应.而在奶牛泌乳过程中乳汁的合成和分泌主要是由乳腺组织的乳腺上皮细胞主导,所以阐明高温应激环境直接对乳腺自身基因表达的影响,对于深入揭示高温应激环境下奶牛产奶量下降的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牛基因组芯片分析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37℃正常培养和高温应激状态下基
本试验在2004年12月到2005年3月,在广西牛场选择10头次西门塔尔牛做超数排卵处理,超排成功率90%(9/10),共获得胚胎(包括未受精卵)102枚,可用胚胎64枚;可用胚胎平均7.1枚/头;同时利用从山东购进的杂交牛240头作受体进行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牛的胚胎移植.其中西门塔尔牛鲜胚移植受胎率平均55%,冻胚移植受胎率平均45.8%;荷斯坦牛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为41.5%.到目前已经产犊1
为验证肉牛专用运输车降低运输应激的效果,将本团队研制的肉牛专用运输车和普通运输车进行肉牛运输效果对比试验.长途运牛过程中,从肉牛专用运输车和普通车各随机选择6头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输前17h、运输后4h、20h、26h、45h、52h以及运输后7d、17d颈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并提取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血清中K+、Na+、Cl-、Ca2+离子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HSP90水平,并称重、观察后统
目的:槟榔江水牛是我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具有良好的产奶性能,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年龄槟榔江水牛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变化规律,以系统评价槟榔江水牛肉用价值.方法:选择从出生到成年不同年龄的15头槟榔江公水牛,进行屠宰试验,采集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和肌肉组织学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日龄增加,槟榔江水牛的屠宰性能、肉质性状、胆固醇含量及肌纤维直径均产生了明显变化.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水分在
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地以及青藏高原周边国家,是世界上能适应青藏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特有牛种.而由于牦牛生长环境极为严酷,牧草生长期短,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萌发,9月下旬开始枯黄,枯草期长达7个月.本试验以麦洼牦牛为动物模型,建立饥饿模型,考察饥饿对牦牛肝脏和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旨在探讨牦牛在饥饿状态下的组织动员情况,考察饥饿这一现实条件对牦牛机体代谢的影
目的:研究蒙药复方对常见6种病原菌的抗菌谱及对牛源致病性E.coli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并用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MIC和MBC.结果:蒙药复方的抗菌谱结果表明,复方Ⅰ和Ⅲ对6种病原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MIC均为0.02g/mL,而MBC为0.25g/mL-1.00g/mL.复方Ⅱ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其MIC均为0.03g/mL,MBC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