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特点的肝毒性研究评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进入机体后,有个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肝脏作为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脏器,是药物毒性反应最重要的靶器官之一。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服用药物过程中,由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属于常见而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随着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等使用范围的增长,其发病比例也逐年增加。基于中药特点从以下方面对中药引起肝毒性进行评价。中药肝毒性作用机制中药在肝脏代谢时,其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氧化应激造成肝细胞凋亡/自噬、线粒体损伤诱发肝细胞死亡、炎症介质致肝毒性、胆汁淤积致肝毒性、能量、糖脂代谢紊乱致肝毒性,甚至对肝药酶产生影响的方式引起机体肝脏损伤。中药肝毒性研究关注点中药具有多成分,加之药物成分间相互作用等问题,导致中药毒性和安全性研究较为复杂。评价中药安全性时应尽可能考虑农残、重金属和真菌等外源性污染因素,规避外源性因素对毒性评价的影响。同时也需考虑中药同名异物、产地与批号、炮制和配伍等源于中药自身特点因素对毒性评价的影响。中药肝毒性研究方法研究中药肝毒性,可采用结构预警预测中药肝毒性成分、整体与离体实验、药代动力学与毒代动力学相结合等多方面综合研究。采用系统毒理学新理论与新技术方法,如高内涵分析技术、精密干切片技术等对中药肝毒性进行综合评价。中药引起肝毒性的因素相当复杂,为了更加全面阐明中药肝毒性及作用机制,不仅要考虑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还应加强中药体内药代与毒代相结合,并结合中药药效和毒性研究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将传统中医药辨证论与现代药理学理论和技术,深入研究中药致肝毒性及其机制,减少和防止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自媒体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通过巩固、拓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网络传播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搭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平台,实现传统媒
本文对中国厚腹水虻亚科进行了传统分类和比较形态学研究,根据标本和文献记载系统地整理了中国厚腹水虻亚科昆虫27属89个种。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如下:记述了我国厚腹水虻亚科一新记录属:麦其娜水虻属Maackiana Krivosheina,1973。3个新记录种:贝拉华美水虻Abrosiomyia bella Nagatomi,1975,黑胫伽巴水虻Gabaza nigrotibialis(Pleske,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包括平时预防措施与传染病流行时的紧急扑灭措施。1平时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动物(宿主)。
一、原题展示(2018年全国Ⅱ卷理科数学第21题)已知函数f(x)=e x-ax 2.(Ⅰ)若a=1,证明:当x≥0时,f(x)≥1;(Ⅱ)若f(x)在(0,+∞)只有一个零点,求a.二、试题分析该题以含参函数为
清代四大药店陈新谦(中国药学会北京100800)清代全国各地中药店铺为数甚多。其中有四家比较突出。这四家按创建年代先后顺序是:广东陈李济、汉口叶开泰(这两家创建于明代.但鼎盛时刚在清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NET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 探讨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M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
中国车市火爆异常,众多新车纷纷上市,“大众”也一改往日的保守,为已经和即将上市的明锐、迈腾配备了最新研发的EA888发动机。该发动机究竟如何?让我们一探究竟。
针对当前高处林果无损采摘装置缺乏,传统人工拍打、果剪采摘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果体易损伤和攀爬采摘危险系数高等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处林果辅助人工自动扭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