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盘菌弱毒菌株DT-8菌剂研发及其田间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油菜、大豆和向日葵等作物及蔬菜的生产安全。本课题组前期从感染油菜的菌株DT-8中分离和鉴定了一种核盘菌低毒衰退相关DNA病毒1(SsHADV-1),该DNA病毒不仅可导致核盘菌毒力衰退,而且可以在核盘菌不同营养亲和型菌株间进行有效传播,具有很大的生防价值,有潜力发展成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
其他文献
Wheat leaf rust,caused by Puccinia triticina is an airborne fungal disease in wheat worldwide,which can cause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to the wheat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Ganoderma pseudoferreum was the pathogen of hevea red root disease,which generally occurred in the rubber tree planting areas in China and brought huge losses to the rubber industry.
北沙参锈病是一种严重为害北沙参的真菌病害。近几年在各北沙参种植区均有发生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在河北省安国、承德、张家口等沙参种植区发生较为严重。因此,不断加强对北沙参病原的生物学研究可以对该病害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苹果树腐烂病是对苹果产业威胁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主要为害主枝主干,严重时可造成整树死亡甚至毁园,成为制约我国苹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苹果树腐烂病由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引起,研究表明该病原菌在对寄主植物的侵染致病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一种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可侵染200多种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灰葡萄孢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作为下一个病害循环的初侵染源,菌核在灰葡萄孢的生活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真菌病毒可侵染真菌并在寄主细胞中复制,且广泛存在于真菌种群中.真菌病毒主要通过菌丝融合在营养亲和型菌丝体之间进行水平传播或者通过孢子进行垂直传播,目前尚未报道其他有效的传播方式.我们从发病的油菜上分离得到灰葡萄孢菌株10HN454,该菌株感染真菌病毒BfTV/10HN454、BfHV/10HN454和BfRV/10HN454.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环境安全的日益关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相关研究愈发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中在由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的防治方面,真菌病毒和盾壳霉作为有效的生防资源正不断被开发利用。本实验室前期从核盘菌弱毒力菌株WF-1中发现了双分病毒SsPV1,研究发现WF-1的弱毒现象是由SsPV1引起的。
盾壳霉是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其重寄生作用是利用盾壳霉防治核盘菌的主要机制之一,然而其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从核盘菌与盾壳霉互作不同时期的RNA_ Seq数据库中筛选到一个表达显著上升的核盘菌基因,编码一个坏死和乙烯诱导蛋白SsNEP2(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necrosis and ethylene-inducing protein 2),并初步研究了该基因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水稻大量的损失,目前已经发现真菌病毒可以作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资源之一。本实验从发病的水稻叶片上采用单胞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化培养的稻瘟菌株。通过对所得菌株进行dsRNA的检测,选取YC-13作为研究对象。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作物灰霉病的病原菌,与油菜上重要病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同属于核盘菌科。两者亲缘关系虽然较近,但生防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能够寄生核盘菌,却不能寄生灰葡萄孢,表明灰葡萄孢与盾壳霉之间存在着非寄主识别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