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介质中电化学保护电线线分布的研究

来源 :2000国际表面工程与防腐蚀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化学保护电力线分布的描述都是在静止介质下作出的,而实际当中,一些电化学保护工程中的介质是以一定速度流动,流动的介质会给此时的电力线分布带来一定的影响,作者通过实验室的实验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流动介质中电化学保护提供了工程依据。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将驱油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即在极性硅胶柱上,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淋洗分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集中在淋洗液中。用指示剂法及红外光谱法对分离情况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效果。
三元复合驱(ASP)溶液与原渍的界面张力为任一组分NaOH或ORS-41深度函数。表面性剂ORS-41分子膜性质随碱浓度变化表明,碱与表面活性剂间存在相互作用。在高表面压下,聚丙烯酰胺对表面性剂单分子膜影响极小,在低表面压下影响显著。破乳剂对ASP膜影响较大。使用常规瓶试法测定了W/O原渍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碱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状液破乳影响较大。当ORS-41沈度较高时,聚合物影响变小。ASP乳
介绍了在实验室中合成高纯度的十二烷基苯醚单磺酸钠(MAMS)和十二烷基苯0醚双磺酸钠(MADS)的方法,测定了它们各自的及混合物的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AMS具有非常低的CMC值(6.5?×10mol·L)和γ值(29mN/m),MADS的CMC值和γ值相对较高,但MAMS/MADS的混合体系在很大范围内呈现出与MAMS相当的表面活性。
该文通过对孔庄煤矿发生的三次冲击地压分析,总结了孔庄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及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的方法,为大屯矿区预防水采冲击地压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八十年代开展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研究以来,人们对其认识不断深化,尤其是大量的现场调查和深入的理论的理论研究逐渐揭露出冲击地压的本质后,发现冲击地压有多种类型,表现形式各异,其机理并不单一。
采用交流阻抗法对单一缓蚀剂NaWO、BTA及其复合配方在3℅NaCl溶液中对铜电极的缓蚀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单一配方的缓蚀效果均随缓蚀剂深度增加而增大,浓度为10mol/L时缓蚀性能最好,并随时间增加而降低,铜电极浸入溶液4h后的缓蚀效果比浸入1h的差;一定配比的NaWO与BTA复配(1:1、1:2、1:3、2:1、3:1)对浸入溶液4h后的铜电极的缓蚀效果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尤其当[NaWO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3℅NaCl溶液中BTA及其衍物生 4CBTA(4-羧基苯并三唑)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4CBTA对铜的作用与BTA的作用机理相似,在较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随着电位负移铜电极表面吸附的分子形式的BYA或4CBTA数量增多。 4CBTA中的-COO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 两者复配使用以BTA
利用离子注入表面优化技术,在纯铁基体上进行了离子注入铌表面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层元素的分布、 化学态及耐腐蚀性能 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纯铁的抗电化学腐蚀、水汽腐蚀及热氧化腐蚀能力。最后讨论了注铌改性层耐蚀性提高的原因。
论述海水对金属腐蚀类型有海水钢发展, 新型海水钢MHB研制目的及成分设计构思, 新钢种部分机械性能与316不锈钢各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在各种条件的海水适应性大大优于316,叙述该种使用现状及展望。
物料管道长距离输送是最节省能源,管理投入最少的方法,但前期一次性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管道输送应用于给排水、石油、天然气及城市煤气等,管道经过之处环境各异,有陆地有海洋,有沼泽地常年水泽泡与化学介质的浸蚀,也有露土架空曝晒老化,钢质管材的腐蚀防护科技力量需及时跟上。目前各行业标准众多,又有国家标准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该文只对钢质管材的涂料外防护层的质量技术标准与检验提出主观意见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