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共享制造” 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制造是制造业数宇化、智能化、清洁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业态,已经获得了产业界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共享制造作为一种带有平台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的生产组织形式,能够进一步释放已有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潜力,并且提升社会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制造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了加深对于共享制造的认识,本文对于共享制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与其他生产模式的对比,识别了共享制造的技术先进性与区域市场嵌入性两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康平纳共享工厂项目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了推动共享制造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技术研发、资金和项目审批上的帮助和支持,本文也针对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促进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以FeCl3为活化剂热解制备废棉基活性炭,考察不同热解温度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得率降低,炭化程度得到提升,比表面积和微孔比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FeCl3能够降低废棉初始反应温度,热解过程中形成的铁氧化物可催化炭质材料进行脱羟和脱羟基反应,提高芳构化程度,促进孔道生成.
根据压水堆LOCA中核素从堆芯向环境的迁移与释放过程,建立了环境释放源项通用计算模型,采用TACTⅢ程序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将通用计算模型应用于某核电厂LOCA事故环境释放源项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TACTⅢ的计算结果相对差值在5%以内,差异主要是由于采用的核素衰变常数不同导致的,模型计算准确.半衰期较长的核素,事故后释放到环境的累积活度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半衰期较短的核素,事故后几小时释放到
核电厂发生事故时释放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大气传输和扩散对公众造成辐射影响,小型动力堆不同距离事故剂量问题倍受关注.本文以小型动力堆某沿海厂址和某内陆厂址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小型动力堆源项数据和厂址环境特征数据,利用PAVAN和MACCS软件对不同厂址小堆不同距离处事故剂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基准事故情况下300m距离处0-720h某沿海厂址和某内陆厂址有效剂量最大值分别为3.76E-4和4.68E
空气质量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购房者将住房周边的空气状况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山西省2014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空气质量与房价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现:SO2浓度的高低与山西省的房价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SO2浓度越高,房价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改善空气质量,挖掘住房的潜在升值空间,不仅有利于地方的可持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经济二重性,所以土地的经济生产力必然受到其自然属性的制约.因此,对区域土地可持续进行评价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选取了13个指标构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建立数学模型,对运城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运城市土地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低和耕地后备资源贫乏等问题,表明目前运城市土
随着磷石膏大量排放、硫资源短缺及磷矿品位的下降,硫酸法湿法磷酸的缺点日益显著,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湿法磷酸技术正逐渐向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发展.主要介绍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针对硝酸法主要工艺冷冻法、碳化法和混酸法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进行阐述,表明在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分解液中钙离子的分离.最后指出,硝酸法湿法磷酸工艺具有环保、资源利用率高以及不受国际硫资源市场影响的优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不断地创造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一部分,其经济社会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下十分重要.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可以提取为民生改善和经济结构两大公因子.(2)2008—2017年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呈现逐步增强趋
为研究四川省产业发展现状,统计分析了四川省所处工业化阶段、各产业经济贡献和大气污染物产排贡献,建立了产排强度数据库,并采用LMDI分解模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大气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四川省经济贡献较大且污染物排放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是未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关乎一个地区或区域可持续的发展程度.本文以中部六省为例,基于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六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山西、安徽、河南、江西和湖南省,在20082011年间均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2011年后为生态环境滞后型;湖北省,在2013年之后转
以2007年设立的财政“环境保护”类(2011年更名为“节能环保”)科目为基础,考虑散落在其他科目中的生态环境相关支出作为研究对象.从财政生态环境支出规模、支出占比、支出结构三方面详述了支出现状,发现存在支出规模不足、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支出效益待加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增加支出规模、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支出体系、加强绩效评价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