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203颗粒流态化还原过程粘结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2010年非高炉炼铁学术年会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l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O流态化还原Fe2O3颗粒,研究了Fe2O3流态化还原及粘结特性。结果表叫,在700℃,以CO-N2作为还原气体,Fe2O3颗粒还原656 s时出现了粘结现象,并且还原度和金属化率分别是39%和8.93%。同时发现还原后颗粒表面没有铁品须,又由于还原试样为纯的Fe2O3,排出了脉石成分在高温下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可能性,因此判断金属铁的析出是导致粘结的主要原因。研究不同原始形貌的Fe2O3颗粒还原发现,表面粗糙的颗粒容易析出铁晶须,铁晶须会促进粘结的发生。
其他文献
通过建立二维COREX熔化气化炉热态模型,利用石蜡模拟矿石,玉米粒子模拟焦炭,煤粉模拟未燃煤粉,对熔化气化炉填充床内未燃煤粉的分布形式和运动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在填充床中未燃煤粉分布状态受稳定和异常两种炉况影响,呈现弥散和聚集两种分布形式;结合当前气体流动状态和填充床透气性,分析了煤粉运动行为。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针对COREX熔化气化炉喷煤过程的生产建议。
根据攀西钒钛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钒钛矿直接还原的特性。针对目前较为流行的回转窑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对比分析了两种丁艺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的优缺点,得出了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更有利于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结论。
与传统高炉-转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相比,采用熔融还原技术可以全面回收钒钛磁铁矿中的铁、钒、钛三大元素。本研究分别在990℃、1200℃、1500℃下进行气体预还原、配碳预还原和深还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步法外供热熔融还原技术可以实现铁钒钛的同时回收,渣铁分离良好且铁损较低,[V]高于现流程铁水,钛渣品位可以达到或超过理论品位。攀枝花精矿二步法熔融还原时宜预氧化后采用固体碳预还原,其还原温度戍等于或高
通过高温阶段实验,在氩气保护气氛中,对攀枝花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在1350℃下还原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经过不同时间还原后的试样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在1350℃下还原30min后,其物相组成中存在较为稳定的M3O5固溶体;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在此实验条件下还原过程中的相变历程可描述为:Fe0.23(Fe1.95Ti0.42)O4→Fe+Fe2.75Ti0.25O4→Fe+Fe2
对钒钛磁铁矿煤基直接还原一电炉熔分新工艺所得熔分钛渣的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熔分钛渣酸解性能的初步试验研究情况。结果表明:熔分钛渣中的主要含钛物相均为黑钛石相,硅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相;深还原熔分铁渣与浅还原熔分钛渣的主要差异为V含量较低、硅酸盐相和金红石相含量较高;深还原熔分钛渣酸解混合钛液中TiO2浓度比酸溶性钛渣低,但接近钛精矿酸解钛液,但其TFe含量与酸溶性钛渣酸解钛液接近;直接还原熔分钛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蟒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流程钛渣的技术背景、成分构成、物相特性。还简单介绍了新流程钛渣用硫酸法制钛白的工艺,利用新流程钛渣的进一步细磨深选工艺,以及后续利用的相关技术难点和前景。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钛铝合金的研究开发应用情况,以及铁铝合金的制备加工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并根据攀枝花丰富的钒钛资源,提出一种利用攀枝花的高钛渣或钛白粉为原料,通过铝热还原反应制备钛铝合金的工艺。
介绍了中国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状况,针对含钛高炉渣、高硅铁尾矿和富硼渣典型同体废弃物的特性,提出了整体、增值、无新抛弃、无新污染的生态化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采用高温管式炉模拟转底炉工艺条件,用钢铁厂含锌粉尘制成内配碳球团,进行直接还原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配碳量,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研究不同还原条件对球团金属化率、脱锌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证明钢铁厂含锌粉尘制内配碳球团高温下能够快速还原和脱除ZnO。在1300℃和中性气氛条件下,当C/O比为1.0时,还原时间15min球团金属化率即可达到80%,脱锌率达到97%,金属化球团抗压强度大于2000N/
为实现我国包头白云鄂博特殊矿的铁—铌—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了一种冶炼低级铌铁的新工艺,即铌铁精矿直接还原-电炉熔分-铌渣还原。热力学分析表明:C直接还原NbO的温度(1489℃)远高于还原FeO的温度(705℃),可以通过罐式法直接还原铌铁精矿,先分离铁与铌氧化物,使铌富集在渣中,达到铌与铁分离的目的,然后再还原铌氧化物。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品位铌铁精矿直接还原的基础性研究实验,将铌精矿的还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