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超快速冷却技术及应用

来源 :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Mn钢(或添加微量Nb、Ti),采用直接热轧加超快速冷却,利用细晶强化与相变强化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强度、韧性、成形性等性能。将超快速冷却技术用于到国际同类钢种先进水平的600-1000MPa级高强度汽车用热轧钢板,按年产各种级别、低成本高强度汽车结构件用钢5x104t计算,每吨钢附加值至少提高200 元,增加经挤效益近1千万元/年。
其他文献
介绍了∠8角钢腿长波动原因以及孔型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部分孔型系统的改进,解决了∠8角钢生产过程中腿长波动问题,同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高,改进效果明显。
本文选择了热处理工艺参数中的淬火时间、淬火温度、回火时间、回火温度、冷却速度、淬火水温等6 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车轮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了各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存在一个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组合,使得车轮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深度达最佳值。
简要介绍了武钢生产的客运专线用百米重轨的冶炼相关情况,对其冶炼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重轨钢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处理、连铸等相关工艺的控制措施及取得的效果。重轨钢通过炉外精炼、RH真空脱气后,其氢和氧含量分别控制在1.5×10-6和20×10-6以内。重轨的连铸过程中采取了全程保护浇注、低过热度低拉速、低比水量、凝固末端轻压下等技术后,其中心偏析、疏松和缩孔等都得到了有效地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情况及所使用钢轨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从理论和实践上着重分析国内客运钢轨暂行技术条件与普通钢轨技术条件的区别。从客运钢轨钢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对比分析可知,国内鞍钢、包钢、攀钢、武钢四家钢厂的生产设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生产高速钢轨的时间还不长,还缺少生产和管理的经验,目前我国钢轨的实物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运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在Gleeble 1500热力模拟机上测定了K60管线钢的CCT曲线。研究了 K60管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增大冷却速度均可以使晶粒细化;终轧温度的升高或冷却速度的增大均使Ar3温度降低。未再结晶区轧制采用较低的终轧温度,轧后采用15~25℃/s的冷速,无需回火即可得到细化的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复合组织。
在深入了解和分析超深复杂井中套管的服役工况和受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以前典型的套管失效案例分析,设计了超深复杂井用套管TP140V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多年科研开发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天津钢管的实际装备情况设计了专用钢种和制定了生产工艺和主要工艺措施。实际生产出来的套管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在通过中石油管材研究所的全面评价试验后,首先在中石油塔里木油田超深复杂井中试用,试用取得成功后,在国内外各大
110 ksI级别的高抗挤毁套管用钢,测试了液固相线温度、高温力学特性-温度曲线,分析了高温塑性状态随温度变化的机理,并分析了利于连铸和穿孔变形的热加工工艺窗口。结果表明:该钢的凝固温度区间为 1485.9~148 2。C,建议该钢宜在1510一1520。C(过热度25-35。C)的温度下浇铸。当变形温度从950。C经 900℃降低到850℃时,钢的热塑性从96.4%迅速降低到67.4%和36.9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针对莱钢大型H型钢生产线第4连轧道次,计算模拟了UF孔型的轧制过程,得出了H孔型在不同工况下宽展的影响规律和轧制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腹板高度增加、腿宽增加和摩擦增强,宽展降低;腿腰延伸比增加,宽展增加;水平辊轧制力和立辊轧制力互相影响,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轧制力增加。
自由规程轧制技术满足直接热装的工艺需求,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热轧工艺润滑能显著降低轧辊的磨损,是实施自由规程轧制的有效途径。由于现有工作辊磨损模型无法兼顾轧制过程中润滑和非润滑工况,使得板形控制精度受到影响。本文从热轧工艺润滑的机理出发,提出了包含润滑因子的工作辊磨损模型,并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估算。该模型及其预报参数在某1700ASP热连轧中进行运用,结果表明磨损预报精度得到较大提高
热镀铝锌(Galvalume)钢板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外观装饰性,镀层钢板的冲压成型性能、镀层质量性能、环保性能和涂装性能决定热镀铝锌板能否进入家电行业的重要因素。攀钢在家电用热镀铝锌板的开发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其关键工艺控制是通过涂层工艺控制、解决沉没辊结渣问题能为部分品种家电提供热镀铝锌基板。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家电用热镀铝锌板的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