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诊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二届泛珠江三角区放射肿瘤学术大会暨四川省第四届放射肿瘤专委会第三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ET-CT融合显像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对比研究23例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肿大患者的PET-CT、CT及病理资料。 结果:PET-CT对肿瘤淋巴结诊断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3.7%和86.9%,CT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62.5%和69.6%。 结论:PET-CT融合显像对肿瘤伴淋巴结肿大是否为癌转移有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可作为手术或放疗的重要依据,也是肿瘤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矿化垃圾吸附-Fenton-NaClO氧化联合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吸附实验在矿化垃圾粒径为<2mm,用700℃焙烧改性的矿化垃圾作为吸附剂,投加量为60 g/L、pH=9的条件下进行,COD和氨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冰黄软膏外敷预防化疗致浅表性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化疗,止吐、支持治疗,疗程4周期。治疗组化疗时静脉穿刺前局部外敷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全球癌性死亡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目前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药物对症治疗、手术治疗、放射
目的:对照研究鼻咽癌MRI和CT成像差异,并探讨其对鼻咽癌T分期(92分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鼻咽癌MRI和CT颅底成像差异,对原发肿瘤靶区体积大小计算的影响。 方法:对101例
会议
本文对时间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时间生物学的基本分支、时间生物学的专门术语、节律产生的机理、时间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进行了阐述。
针对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印染废水回用中存在的膜污染问题,采用加载混凝磁分离澄清池工艺对印染废水生化池部分出水进行预处理,再经过超滤-反渗透双膜法进行深度处理,出水COD为9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32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即单介入(T
会议
本文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性贫血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以及对人体的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过程、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进展等进行了阐
本文对抗血管化疗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传统化疗通常以最大耐受剂量形式进行,毒副反应大,容易产生耐药,疗效不能持续。抗血管化疗采用小剂量、节拍式给药的方式进行,不
针对染料中间体废水高盐、高COD的特点,本实验采用混凝沉降为预处理,并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之后采用电渗析耦合生化系统的后处理模式,对预处理后的废水做进一步的脱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