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MRI在评估肾脏恶性肿瘤侵犯静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至今经MRI诊断并手术证实的112例肾脏恶性肿瘤,并将手术记录和病理结果与MRI结果作对照;其中男性92例,女性20例,年龄22~73岁,检查所用设备为GE Signa HDxt 1.5T和GE Signa HDxt 3T扫描仪,MRI检查序列为:横断面SE序列T1WI和压脂T2WI,弥散加权成像EPI-DWI序列,增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MRI在评估肾脏恶性肿瘤侵犯静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至今经MRI诊断并手术证实的112例肾脏恶性肿瘤,并将手术记录和病理结果与MRI结果作对照;其中男性92例,女性20例,年龄22~73岁,检查所用设备为GE Signa HDxt 1.5T和GE Signa HDxt 3T扫描仪,MRI检查序列为:横断面SE序列T1WI和压脂T2WI,弥散加权成像EPI-DWI序列,增强扫描采用横断面及冠状面LAVA,层厚6~8mm,间隔2mm,造影剂为GD-DPTA.结果 112例肾脏恶性肿瘤:其中左侧52例,右侧59例,双侧1例;肾细胞癌75例(透明细胞癌6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嫌色细胞癌2例,集合管癌2例),肾盂癌37例.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肾脏恶性肿瘤侵犯静脉共48例,MRI发现其中侵犯肾窦内肾静脉分支29例中的25例,为86.2%;发现侵犯肾静脉主干16例,为100%;发现下腔静脉侵犯3例,为100%.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及2例嫌色细胞癌MRI及手术均未发现肿瘤侵犯静脉.结论 MRI可以发现肾脏恶性肿瘤侵犯静脉,为肾脏恶性肿瘤分期提供重要指标,是选择手术方案主要依据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SCT增强扫描CT定量分析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单独应用MSCT增强后强化CT值及强化CT值+年龄、部位和形态学特征等综合因素对一随机时间段内的329例溶骨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进性骨巨细胞瘤的前瞻性预判,分别划分骨巨细胞瘤组(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组(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并追踪病理结果对照,最终有病理结果的186例,骨
病史:患者,男,71岁,1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伴憋气,不伴发热.查体:右侧胸廓季肋区较对侧高,隆起处压痛明显.胸骨无扣痛.胸式呼吸,双侧呼吸运动度相等,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右侧叩诊浊音,呼吸规整,右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1.19 ng/mL(0-5);胞角蛋白19片段:1.50 ng/mL(0-3.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3.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PTBD导管患者,留置导管期间的管路安全及解决方案.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的132名患者按照入住护理单元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后立即应用水胶体在穿刺置管部位,同时将导管固定装置黏贴在水胶体上,对照组仍采用将导管固定装置直接黏贴在皮肤上,观察两组在导管固装置使用时间,局部皮肤问题,患者舒适度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在置管部位无渗液的前提下,实验组较对照组导管固定
目的:通过对肝动脉药盒系统临床应用期间出现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专业护理水平。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进行肝动脉药盒系统植入,并接受经肝动脉药盒系统进行化疗的102名患者,236例次化疗期间的护理,对药盒植入部位皮肤愈合情况、化疗期间有无药液外渗、动脉药盒留置期间有无导管堵塞、打折、移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102患者中伤口愈合不良患者1例;化疗
目的 本研究应用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CTP)探讨腹腔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时,肝、胰和脾脏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25例患者行上腹部320-MSCT灌注扫描,采用血管探针技术检测腹腔动脉是否狭窄及其程度,并分为正常、轻微(<25%,12例)、轻度(25%-50%,16例)、中度(50%-75%,6例)和重度狭窄(>75%,11例).利用灌注后
目的 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总结急救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通过建立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救绿色通道,配合医生实施最便捷、最有效的介入手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全程救护.结果 从患者刚到急诊科的时间开始计算,到达介入手术室的平均时间在60-120分钟内实行了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52例患者因为不同程度严重不适、疼痛或烦躁,均采取全身麻醉下进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检查强化方式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以及通过观察肿瘤的强化方式能否预测其病理分级.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在术前1个月内进行了CT增强或磁共振增强的检查的病人24例(10男,14女,中位年龄50岁),病理分级为NETG1的病人8例,NETG2病人13例,NETG3病人2例,NECG3病人1例.由1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析这些病人的影像检查图像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TACE术后使用压迫器压迫止血致皮肤破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日至5月31日及2016年1月1日至5月31日,随机抽样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介入科各200例患者TACE术后使用压迫器压迫止血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后者实施QCC管理模式,对比两者皮肤破损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QCC实施前后,观察组的患者皮肤破损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探讨免洗手抗菌消毒液在介入手术室手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东方肝胆微创介入中心应用常规洗手液洗手再行免洗手抗菌消毒液行手消毒与单纯应用免洗手消毒液行手消毒两种方法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 应用常规洗手液洗手再行免洗手抗菌消毒液行手消毒2013年24次细菌培养中有2次细菌培养阳性;单纯应用免洗手消毒液行手消毒2014年24次细菌培养中有3此细菌培养阳性;经卡方检验,P > 0
目的 明确静脉留置针对比传统钢针在静脉输液中渗出发生几率低的优势.方法 2014年1-10月在我科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25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留置针组和钢针组,观察患者静脉输液中渗出的发生率.结果 留置针组静脉输液中的渗出发生率明显低于钢针组(X2值=37.550,P < 0.0001).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比钢针更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