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的某些物理化学特点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2010年非高炉炼铁学术年会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过程需要了解其还原的物理化学特点,本文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的矿物组成、还原的相变历程,说明其还原是分阶段进行的;同时对球团还原膨胀现象的研究,证明了与普通铁矿还原膨胀的特点完全不同,是发生在500℃~700℃,Fe2O3→Fe3O4这一低温相变阶段;提出了磁化焙烧可以解决其还原恶性膨胀的现象,并介绍了磁化焙烧口J提高脱硫率、还原强度,并不影响高温还原的速度。
其他文献
@@我国按各地区接受太阳能总辐射量划分,可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一、二、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这三类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非常有利。本文通过对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的成本分析,简要探讨我国对该行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圆锥滚子双端面磨削加工滚子送料是压缩空气射流排气形成压差,带动滚子送料,需要消耗压缩空气。通过改进送料机构的高度调整、弹簧管和进料嘴,利用滚子的自重增加势能,推动滚子自动进入圆锥滚子双端面磨床料盘无气送料,降低了滚子制造成本,实现了节能降耗。
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对球团矿性能的要求较为苛刻,针对国内铁矿资源条件生产满足竖炉工艺要求的合格球团,探求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冶金性能改进措施,是发展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基于国内铁精矿资源,改变粘结剂的种类及配加量制备不同的氧化球团,研究了二者对球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国内资源条件,配加适宜的粘结剂,选取合理工艺参数,制备的氧化球团件能良好,可作为气基竖炉直接还原所用氧化球团。
介绍了利用焦炉煤气、COREX输出气以及煤制气等不依赖天然气的气基直接还原技术,其中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参照媒制气工艺成分及主流气基直接还原工艺,改变还原温度和气氛对铁矿球团进行气基还原,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还原气中H2的配比增加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还原反应速率,当还原气配比H2/CO>1.0后对还原速率影响较小;温度在850℃~950℃范围变
钒钛磁铁矿足一种铁、钒、钛等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对该矿采用直接还原技术配套设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评述,表明发展直接还原技术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重点介绍了转底炉还原-选别或熔分流程,该技术规模化生产尚未到达成熟的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块煤、型煤和焦炭三种COREX燃料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对于无粘结性烟煤,粉煤成型后型煤的热爆烈性和半焦机械强度明显优于块煤,但半焦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明显不如块煤。在型煤中配入粘结性烟煤可以显著提高型煤的各项热性能指标。
目前气基直接还原是非高炉炼铁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生产技术,其采用的还原气体是天然气,而中国天然气储量较低,必须考虑其它还原性气体如焦炉煤气、煤制气等。中国焦炉煤气有较高的放散率,或者是用于效率较低的发电等。利用焦炉煤气选取合适的工艺生产直接还原铁是中国直接还原工芁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比了焦炉煤气与天然气的区别,分析了焦炉煤气在直接还原工艺中应用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介绍了日钢处理40万吨钢厂固体废弃物的转底炉还原工艺,其生产实践表明,该转底炉还原工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连续运转最成功的、工业化的生产工艺之一,它必将对我国转底炉工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日钢转底炉生产实践表明,日钢转底炉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工艺先进。采用新西兰海沙矿和日钢厂内高炉瓦斯灰为原料,生产的金属化球团的最高金属化率达到80.11%。随着生产规模和操作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的各项指标
日本80年代初进行了5t转炉铁浴熔融还原试验,DIOS研究项目启动后又进行了170t转炉(100t规模)熔融还原工业试验和500t/d的铁浴熔融还原+流化床预还原半工业试验。本文对其试验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转炉熔融还原炼铁过程中出现的耐火材料浸蚀过快、二次燃烧热利用率低、铁耗过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组合喷枪进行转炉熔融还原炼铁的新思路。
在已探明的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中,矿石的TFe品位为50%~15%。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和原冶金工业部把含TFe 50%~20%的矿石划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把含TFe20%~15%矿石划为不能开发利用的表外矿,其储量占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总量的37%以上,在攀西红格矿区中达到50%以上,在全国钒钛磁铁矿资源中,表外矿所占的比例更高。矿山开采过程中表外矿作为废石被送入废石场。本文研究了表外矿的工艺矿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