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nSi热轧盘条金相组织与表面纵裂分析

来源 :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CCATM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30MnSi热轧盘条的金相组织,讨论了30MnSi热轧盘条存在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30MnSi热轧盘条正常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均匀细小,盘条存在表面脱碳和表面晶粒粗大现象;连铸坯表面纵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连铸坯存在表面纵裂,S含量高、轧钢工艺不合理也会引起30MnSi热轧盘条表面纵裂。从炼钢、连铸、轧钢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达到了提高30MnSi热轧盘条质量、降低质量异议目的。
其他文献
采用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三氧化二钒中V、P、Fe、K2O、Na2O、S等含量,通过选择合适的制样条件、确定仪器最佳参数,选用不同生产线生产的具有含量梯度的样品,通过化学定值后绘制校准曲线,以仪器提供的基体校正方法消除吸收与增强效应。该方法简便快速、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得结果与湿法化学结果一致,适用于大批量日常生产检测。
通过一系列室温和高温拉伸试验对影响拉伸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强度、延伸率等数据的比较,对拉伸试验过程中具体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取样方向、试样形状和表面加工状态对于拉伸性能的变化有着显著的作用。
为研究材料质量异议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三种钢材的力学性能,并从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设备工艺、过程控制、管理中存在不足,提出了建议。
本文列举了旧国家标准GB/T235-1999(薄板薄带反复弯曲)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论证了对个别条款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新标准中增加了对拔杆狭缝宽度和支座顶部至拔杆底部距离的要求;对施加张紧力的规定进行了完善;修改了终止试验判据中的部分内容。标准起草单位认真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进行大量验证性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标准修订工作。新标准将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机地融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为产
SS400热轧带钢生产中存在力学性能不合格现象,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低于标准值,对力学性能不合格的SS400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夹杂物、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厚度较大的SS400热轧带钢抗拉强度Rm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轧后冷却时层流冷却能力不足,卷取温度偏高,导致晶粒粗大,Mn含量偏低也会引起抗拉强度Rm不合格;断后伸长率不合格的原因是金相组织中存在严重的魏氏组织,夹杂物的存在也会降低钢材的
GB/T 21143-07、ASTM E1820-11推荐使用CT(compact tension)试样获取材料J阻力曲线。直通型紧凑拉伸试样(FFCT,front face compact tension)在未知实时裂纹长度ai下无法获得对应试样载荷—加载线位移(COD)对应的塑性功,故FFCT试样未能直接应用于材料断裂力学性能测试中。结合迭代方法和FFCT试样,通过规则化法解决了FFCT获取材
本文针对山东石横特钢生产的HRBF400和HRB400钢筋通过固态气压焊、熔态气压焊、电渣压力焊和闪光对焊四种焊接方式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室温20、0、-20、-30和-40℃下的冲击试验。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发现,HRBF400钢筋焊接接头各区基于固态气压焊、熔态气压焊、电渣压力焊和闪光对焊四种焊接方法的冲击韧性明显低于HRB400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在各种焊接方法下焊缝区的冲击韧性低于粗晶区的冲击韧性
疲劳试验机由传动机构、作用框架、载荷链和仪表组成动态试验系统,本文探讨来源于力传感器上的惯性力和力显示仪表上的动态误差的修正。
持久蠕变试验技术是评价耐热钢高温长时服役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某持久蠕变实验室的装备情况、试验工作的开展、实验室计量体系和寿命预测等方面的工作,对宝钢持久蠕变试验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建议。
利用One Spark多通道直读光谱仪、JSM-6300 LA扫描电镜、CMT5504电子万能试验机对6063-T5铝型材拉伸性能及断口组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对拉断后的试件进行分析,断裂以剪切断裂为主,断口与拉伸方向成45°。(2)工艺相同的两种试件断口形貌,组织细密、均匀的其拉伸性能指标要高于组织疏松,空洞粗大的。(3)对检测人员而言,在6063-T5铝型材拉伸性能检测结果处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