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体与氮调控策略的雷帕霉素发酵过程优化

来源 :2012工业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吸水链霉菌(S.hygroscopicus FMT11)为出发菌株,结合雷帕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雷帕霉素发酵强度为目的,摇瓶条件下,在发酵初始期,对影响雷帕霉素合成前体氨基酸进行筛选,发现赖氨酸盐酸盐、酪氨酸及谷氨酰胺能提高雷帕霉素发酵产量,并结合响应面优化方法,获得最佳的浓度氨基酸混合物(L-赖氨酸盐酸盐2%、L-酪氨酸0.4%、L-谷氨酰胺0.3%);同时在产物合成期,72小时补加速效氮源玉米浆和硫酸铵能有效提高产量,分别添加玉米浆0.6%和硫酸铵浓度0.2%,雷帕霉素产量分别提高了6.88%和9.47%.基于摇瓶研究,在7L发酵罐尝试建立雷帕霉素发酵过程多阶段强化工艺,即在发酵初始添加L-赖氨酸盐酸盐2%,L-酪氨酸0.4%,L-谷氨酰胺0.3%,提高前体供应流;同时在产物合成期补加硫酸按0.2%,提高产物合成代谢流,实现了雷帕霉素高效生产。发酵结果表明,204h雷帕霉素发酵产量达到860.6m叭,产率达到4.21mg/l·h),分别比原始工艺提高了181.7%和131.32%,发酵水平尚未见文献报道。同时在提取工艺上,以高速逆流色谱核心,尝试建立了雷帕霉素快速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发酵菌丝体经丙酮、乙酸乙酯粗提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纯化。流动相筛选表明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7:5:5:5,v/v)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能实现较好的分离。在优化条件下,从菌丝体粗提物中一步纯化得到雷帕霉素,纯度为89.97%,纯化回收率达90%以上,同时通过ESI-MS初步分析该杂质主要为其同分异构体,含量为8.79%。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日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愈显迫切。微生物生产所获得的生物柴油是一类清洁的有潜力的新型替代能源。解脂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试点区实施了13年,试推行了10年,但目前大部分地区举步维艰,有的地区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末,全国参保人数已下滑到5462万人。笔者2003年8月在
  本研究利用图论分别对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比和谷氨酸发酵中谷氨酸得率进行了理论估算与预测,并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证实了估算结果的可靠性.在丁醇发酵产溶剂期,乙酸与丁酸
  本研究以Basillus.licheniformis WX-0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甲酸钠处理对B.licheniformis WX-02生物合成γ—聚谷氨酸(γ-PG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添加0.5%的甲酸钠时,
  旨在从工程学角度控制丝状真菌的形态,以利于目标产物的高效生产.以土曲霉发酵生产衣康酸为模型,借助优化培养环境的策略,利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菌体形态,研究菌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文献组学注释了土曲霉衣康酸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并基于土曲霉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研究了以葡萄糖为限制性底物时,铵离子、磷元素、氧气和pH对衣康酸
  报告分析了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发展趋势,强调应加大力度从事精细有机氮源制造与应用技术研究。   报告阐述了安琪酵母浸出物和酵母蛋白胨的先进制造工艺,从氨基酸组成及含
  以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取其一年生茎、叶和树皮,经在75%酒精和0.1%升汞溶液中漂洗及用无菌水冲洗消毒后,接种于PDA固体平板培养基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当菌丝长出时,挑出并转接
会议
【摘 要】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不但要课前做一个“诸葛亮”,课后也要做一个“诸葛亮”。要静思回味每节课的成败得失,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潜心求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寻其中印象深刻的札记认真进行归纳整理。  【关键词】教学札记;创造性;教学不足;精彩片断;独到见解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
  研究了以木糖渣为碳源时斜卧青霉JUA10-1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过程酶动力学及控制.摇瓶实验结果显示,补料配方中含有木糖渣及一定量氮源时滤纸酶活增长显著,补料时机控制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