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PDMS IPN中聚氨酯固化反应动力学的FTIR研究

来源 :2003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ling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尝试在聚氨酯(PU)弹性体的基础上利用IPN技术引入聚硅氧烷来制备具有综合性能的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弹性体.本文用Nicolet 80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纯聚四氢呋喃醚-液化MDI聚氨酯和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IPN中的聚氨酯固化反应动力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HECMS(MS在0.1-2.4,DS在0.1-1.05),即木薯淀粉与安全性能强的2-氯乙醇反应后生成的HES及其混合物不加分离直接加入氯乙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ECMS.
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过程中,单体MAH、引发剂DCP、交联抑制剂己内酰胺(CALA)、流动改性剂CaSt及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UHMWPE接枝率和凝胶含量影响国大,用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测定了扫枝物UHMWPE-g-MAH的接枝率和凝胶含量,红外光谱表征了接枝物的存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为:175~180℃,14分钟.当MAH/DCP/CALA/CaSt=
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太高,链缠结度大,流动性极差,熔融指数几乎为0,摩擦系数小且具有不粘性,因而难以用通常热塑性塑料加工的方法进行加工.研究发现,一定量聚丙烯(PP)的加入,可实现UHMWPE在一般单螺杆挤出机上的挤出加工.本文研究了UHMWPE/PP在挤出机上的挤出加工机理.
PHBV(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是一类从菌体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本文通过PHBV共混改性发现,PHBV纤维的发粘,发脆得以改善,制备出具有一定结构性能的纤维.本文进行了CO2聚合物含量为40%PHBV在HV含量变化下流动性能和成纤性能的研究.
PVC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热塑性塑料,PVC的稳定与大多数工业聚合物不同,要向PVC配方中添加一种或多种热稳定剂.稀土热稳定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PVC热稳定剂,本文采用改进电导法研究了S306系列稀土稳定剂对PVC的稳定特性及其协同效应.
本文在硅溶胶存在下,采用有机-无机复合乳液技术制备了丙烯酸树脂/SiO复合乳液.采用乳液共混技术,制备了PTFE/丙烯酸树脂/SiO复合物乳液.复合物乳液能够在底材表面上形成与底材牢固结合的涂层.该复合物涂层具有PTFE薄膜的表面特性.其对水的接触角可达到110·.
本文首先利用Stober方法,制备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然后通过硅烷偶联剂三甲氧基胺丙基硅烷(APS)将荧光素分子FITC键合到硅球表面或内部,制备出内部富集荧光素的无机二氧化硅微球.接下来在改性的硅球表面沉淀聚合交联Poly(NIPAM)聚合物壳层,制备SiO/Poly(NIPAM)复合型荧光微球.最后用氢氟酸在40℃刻蚀掉二氧化硅球核,制备出内部包有荧光素分子的聚合物中空微囊.
本文首先以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为修饰剂,制备了油溶性的DDP修饰Cu纳米微粒(Cu-DDP),再以乳液聚合的方法,在铜纳米微粒表面包覆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制备了铜/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Cu/PS/PMAA)纳米微球.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本文系作者所在课题组群体利用超声波、微波和磨盘碾磨导致的力化学反应制备聚合物纳米微粒和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简介.
本文制备了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H-N=C(CH)-C(CH)=N-CH]NiBr}—TiCl(简写为NiL—TiCl)负载在MgCl—SiO载体上的复合催化剂(NiL—TiCl/MgCl—SiO),用AlR代替MAO条件下催化单一乙烯聚合,合成了含各种支链的支化聚乙烯.研究了NiL TiCl负载方法,NiL/TiCl摩尔比,助催化剂种类及聚合反应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IR、C-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