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l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贲门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且研究证据较少.本研究欲利用队列研究,前瞻性探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2005-2009 年在河南省林州市、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和山东省肥城市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建立的上消化道癌筛查自然人群队列,基线调查时收集队列人群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饮茶、饮用水来源、膳食摄入习惯(包括烫热、干晒、油炸食物及蔬菜、水果、肉蛋奶类等日常膳食)、消化系统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生活行为方式和健康状况信息以及身高、体重等体格测量信息.依托当地全覆盖的肿瘤登记系统进行随访,收集队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等结局信息.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估计各因素的相对风险比(Hazard Ration,HR)及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 随访至2016 年6 月30 日,21537 名基线正常人群(进入队列前未患任何恶性肿瘤)共计随访183599.0 人年,平均随访8.5 年,随访期间队列人群新发生贲门癌133 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加(每增加5 岁)、男性、婚姻离异、吸烟量>20 包年、经常食用(>1 天/周)葱、蒜、经常食用(>1 天/周)烫热食物、有肿瘤家族史可能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P<0.10).家庭年收入高、有饮茶习惯、经常食用(>1 天/周)肉蛋奶类、经常食用(>1 天/周)豆类食物、经常食用(>1 天/周)干晒食物可降低贲门癌发病风险(P<0.10).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增加(每增加5 岁)、男性、经常食用(>1 天/周)烫热食物、有肿瘤家族史是贲门癌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HR 值(95%CI)分别为1.09(1.07-1.12)、1.67(1.12-2.48)、1.45(1.03-2.05)和1.43(1.01-2.03);有饮茶习惯和经常食用(>1 天/周)肉蛋奶类是贲门癌独立的保护因素,相比于无饮茶习惯者,有饮茶习惯调查对象贲门癌发病风险可降低70%(HR=0.30,95%CI:0.12-0.70),经常食用(>1 天/周)肉蛋奶类调查对象较偶尔或不食用者发病风险可降低37%(HR=0.63,95%CI:0.40-1.00).暂未发现吸烟(吸烟量>20 包年:HR=1.35,95%CI:0.83-2.19)和饮酒(有饮酒史:HR=0.65,95%CI:0.35-1.21)为贲门癌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的证据,可能与调查对象吸烟和饮酒暴露率相对较低有关.结论 男性、高年龄、有肿瘤家族史的调查对象为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重点关注的贲门癌高危人群,喜食烫热食物、多饮茶和经常进食肉蛋奶类食物等生活方式是贲门癌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发区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贲门癌发病率.
其他文献
目的 肝癌是发病率与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1,2].射频消融是治疗肝癌的常用根治性治疗方法 ,但射频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消融过渡区内亚致死性热温度(42~60℃)未能将肝癌细胞杀灭,经历热刺激后的肝癌细胞内长链非编码RNA 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3].其中LncRNA RNU12 在热处理前后差异显著,功能实验初步表明其可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72抑制重组人TRAIL 蛋白促肝癌细
目的 食管鳞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一般需要经历上皮基地细胞过度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等多个阶段的癌前病变.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氧化损伤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有关食管鳞癌癌前病变人群机体的自由基氧化损伤,氧化和抗氧化状态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中维生素C、抗氧化相关酶、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和DNA 氧化损伤标志物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生物活性肽通过miRNAs 抑制胃癌干性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为生物活性肽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生物活性肽对胃癌细胞miRNAs 芯片表达谱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 及miRNAs 组织芯片验证生物活性肽作用后,miRNAs 芯片表达谱中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1915-3p 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并开展胃癌组织中miRNA-1915-3p 的表达与病理
目的 Our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anti-cancer bioactive peptide(ACBP)inhibits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 via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however,the mechanisms is not clear.方
Objective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root of cancer growth and progression,which involved a multi-step and multi-gene.Aberrant expression of POU domain class 2 transcription facto
目的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分析方法 ,全面阐明遗传变异(SNP)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人类基因组上能够影响基因mRNA 或蛋白表达水平的遗传变异位点称为基因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eQTL).检测SNP 与mRNA 或蛋白质表达量之间是否有关联的统计分析,称为eQTL
Objective Lkb1 deficiency is the only well-established factor in driving lung adenocarcinoma(ADC)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transdifferentiation(AST)in mice.AST has been reported to correlate with
目的 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s)therapy is a promising cancer treatment strategy.Nowadays,most studies focu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high-avidity TCRs directed against neoantigens derived
Objective As a well-known membrane protein,Na-K-ATPase is widely involved 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Under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it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目的 丝氨酸代谢在肿瘤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2,SHMT2)是表达在线粒体上的调控丝氨酸代谢为甘氨酸的关键酶.近年有研究发现SHMT2 可能还分布于细胞质核细胞核,但并没有报道这部分的SHMT2 的生物学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SHMT2 这个蛋白全新的功能,为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