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及机理初探

来源 :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初步探讨其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63例肝郁型(肝郁脾虚型或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用丹栀逍遥散治疗32例(中药组),用麦普替林治疗31例(西药组),并于治疗前及用药2、4、6周后评定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中医症状辨证量表,于用药6周后评定Asberg副反应量表(SideEffects Rating Scale,SERS).治疗前及用药6周后测定患者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皮质醇(Cortisol,COR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浓度. 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HAMD、SDS、SAS和中医症状辨证量表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2周后西药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中药组(P<0.01),同时西药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三因子分低于中药组(P<0.05或P<0.01).治疗6周后SERS总分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5-HT、BDNF、cAMP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IL-6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中药组CORT水平降低(P<0.01),西药组NE水平升高(P<0.01). 结论: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型抑郁症疗效与麦普替林相当,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麦普替林.其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抑郁症患者5-HT、BDNF、cAMP、CORT、IL-6实现的.
其他文献
数字人体是当今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综合,是医学科学技术的最新领域,是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达的结果,它将加深对人体系统
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之一,其中所发生的微循环障碍是造成细胞损伤的共同基础和最直接原因。针刺因其具有“调气血”的作用而对许多疾病具有显
穴位是针刺治疗的反应点和刺激点,其实质和作用机制是针灸科学和经络研究的重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在正常动物穴位区注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药物色苷酸钠以后,可明显减弱
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日信息吞吐量非常之大.传统的记录、储存和查询方式主要是靠人工操作,极其繁琐,同时也使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造成有效资源的闲置甚至浪费.这就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丘脑中央下核(Sm)和顶盖前区前核(APtN)参与痛觉调制,但其调制机制完全不同。因为Sm神经元仅对伤害性刺激发生反应,它的外周传入途径是在Aδ和C类纤维的范围之
肝脏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肝纤维化是肝硬变的前期病理状态,对其进行早期无创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形态学颗粒分析方法对肝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正常肝组织与肝纤
本文根据医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以慢性功能性便秘为例,提出了临床医生工作站知识库的构建过程和方法,重点介绍了诊断知识库和治疗知识库的构建过程和方法.所建立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药物所致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针治疗30例,并用前列腺素E1,局部治疗注射治疗6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
本文探讨中医情志学说源于古代的“以道养生”,“外敬内静”则是传统医学调摄情志的基本方法;佛教从人的根本烦恼一“贪、嗔、痴”诠释情绪,稳定情绪则要从“心”下手,解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