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CSA失眠症26例疗效观察

来源 :第十届泉州市科协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治疗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2例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为26例,对照组为26例.电针组采用G6805-A电针治疗仪治疗,穴取大椎、颈夹脊穴、天柱、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取穴同电针组,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于治疗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电针组治疗后,睡眠症状有明显的好转,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失眠症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采用"中风症证候诊断标准"和"脑卒中临床定量评定量表"对127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型量化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表明:①中风病的临床证型十分复杂,单一的证型或
  目的 探讨通关利窍针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
会议
  目的:探讨苏稼夫老中医通咽利窍针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康复组及针刺加康复组,每
  目的:验证"外周阻断"的观点,为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对59例患者在针刺昆仑穴的同时按实验要求依次压迫承扶、肾俞、膈俞,以压迫3穴旁开1cm
  肩周炎冻结期以疼痛及肩活动功能障碍为主,本文通过采用先针刺耳廓上颈椎、肩点,留针期间患肢做相关动作,尔后常规体针。通过治疗表明耳针结合体针能较快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
  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尤以膝关节等负重关节为著,在治疗上采用单纯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对照,药物应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经随访,结果针药结合组远期疗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该病引起的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而应用棉花网灸治疗者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病程,且无后遗神经痛之虑。
  痛痹由"风寒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治疗上采取齐刺法加TDP局部照射,结果本疗法对15例痛痹的疗法确切。
  观察温针灸治疗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喘证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运用抗生素(头孢噻肟纳)控制感染及对症处理的同时,观察组取肺俞、定喘、大椎进行温针
会议
  外伤性四肢瘫痪,是指在暴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致颈椎骨折、脱位,从而造成相应脊髓闭合性损伤,并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等功能消失的疾患。笔者自1992年以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