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MRI诊断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混合瘤与腮腺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两者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75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腮腺混合瘤与42例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特征.68例患者术前均采用Siemens 3.0T磁共振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大小,数目,形态,信号特点,强化特点,总结其影像学表现. 结果(数量)混合瘤多发单发,(数量)腺淋巴瘤可多发,(混合瘤及腺淋巴瘤病灶大小,数目,形态特点,信号特点,强化特点的具体结果要描述)且腺淋巴瘤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MRI双期增强扫描,混合瘤多呈渐进性强化,而腺淋巴瘤多早期明显强化,延迟快速退出. 结论 腮腺混合瘤及腺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的性别及发病特点,可明显提高两者的诊断准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根据扫描部位灵活移动、灵活组合铅皮防护用品的一种CT机配套使用的在CT扫描时对被检者进行射线防护的防护床板。 方法:它由上侧板、面板、支撑板和下侧板组成,上侧板和下侧板分别垂直设在面板的两端上,面板设在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并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中间有镂空槽。 结果:这种防护床板在CT扫描时对被检者做到360度不间断的防护。 结论:本发明在进行CT检查时,可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入在中央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经超声检查确诊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107例,在剖宫产前预置入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导管,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充盈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产后24小时泄除球囊观察2小时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拔除球囊导管。记录患者出血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结果: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大于800ml有9例,其中2例行子宫切除术,其余产妇术中出血均在200-800m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门诊叫号系统、检验自助打印系统、体检预约系统的相继上线,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令原有的PACS系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必须进行升级,与相关系统无缝连接,本文介绍我们如何根据临床及影像科的需求,对原有PACS系统进行升级。
目的: 总结子宫受累表现不同的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MRKH)综合征患者其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表现及相关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间连续就诊于我院的52例MRKH综合征患者.按照子宫受累形式不同分为三组:子宫缺失(12例), 单侧始基子宫(10例,10×1个子宫), 双侧始
目的:通过Adobe After Effects CC 后处理软件来模拟优化肝癌介入变速采集方案. 方法:肝癌介入中所采集的图像,用Adobe After Effects CC 软件进行模拟变速采集.选取肝癌患者10例,分别对肝癌介入治疗中以7.5帧/s进行采集图像,用Adobe After Effects CC 软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编辑,分为 5组采集帧率(6帧/s、4帧/s、3帧/s、2帧/s
目的:临床上需接受化疗的患者,为避免反复穿刺常采用经外围中心静脉置管(perpherallg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作为常规输液方式.置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最佳,判别方式主要为X线摄影定位.由于上腔毗邻右肺门,常规摄影下置管末端常与周围大血管、纵膈、肺门淋巴结等组织重叠,给定位的精准性带来干扰.本研究探讨双能量减影(dual-energy subtract
目的:对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两种典型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弥散张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求弥散张量成像不同参数在FCD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回顾病例完整的磁共振(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资料将其FCD表现总结出“皮质增厚”及“白质减少”两个典型特征.在其弥散张量测量图中,选择病变显示最明显的层面,于病变处放置三个圆形兴趣区(ROI),ROI的选取尽量避免包含海马组织及空腔结构,大
目的 通过选择Revolution CT的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加CT灌注成像(CTP)中的最佳静脉期,从而有效的显示脑膜瘤的流出静脉. 方法 本院5例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脑膜瘤的患者进行一站式CTA+CTP检查.其中CTP扫描利用100kV下的自动电流调制.ASIR-V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而不增加图像噪声.分别选择静脉CT值最大期及流入静脉后的动静脉差值最大期构建CTA图像,通过测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行介入栓塞联合开颅切除复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管理,旨在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信息。 方法 在我科先进的复合手术室条件下及精湛的复合手术医疗技术下,成功切除1例右额顶中央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畸形血管团。针对术后可能会出现的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术前评估患者潜在并发症,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干预措施,术后进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MR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能力.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脓肿MR表现. 结果:5例垂体脓肿均位于鞍区,垂体增大,其边界光滑清楚,不侵犯周围脑组织.MR平扫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其信号较均匀.MR增强扫描,3例呈周边环形强化,2例轻度强化.5例垂体柄均增粗. 结论:垂体脓肿具有有较为特征性的MR影像学表现,MR检查对其诊断及鉴别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