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动物个体的皮下脂肪厚度(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SFT)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取决于活体内脂肪酸合成与氧化竞争的动态平衡点.利用包含140个与猪脂肪沉积、代谢和肌肉生长密切相关基因的Oligo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检测了脂肪型的太湖猪和瘦肉型的长白猪在1,2,3,4和5月龄间背部皮下脂肪中这些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发现长白猪有25个基因在
【机 构】
: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 an 625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个体的皮下脂肪厚度(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SFT)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取决于活体内脂肪酸合成与氧化竞争的动态平衡点.利用包含140个与猪脂肪沉积、代谢和肌肉生长密切相关基因的Oligo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检测了脂肪型的太湖猪和瘦肉型的长白猪在1,2,3,4和5月龄间背部皮下脂肪中这些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发现长白猪有25个基因在月龄间的表达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且包含23个基因的“参与脂肪或类固醇代谢的酶和调节蛋白”基因分组在品种间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提示两猪种脂肪沉积能力的巨大表型差异可能与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用28株抗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对我国22株不同年份的猪瘟病毒流行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毒株与单抗谱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单抗谱与毒株之间的反应根据荧光的强弱可分为三类;28株单抗的识别谱有所差异,其中单抗302、303可以识别所有的毒株,抗猪瘟病毒E2蛋白的单抗识别的毒株数多于抗猪瘟病毒E(rn)s蛋白的单抗,所有的毒株与抗瘟病毒属其他成员的单抗无交叉反应。不
PPV VP2基因是衣壳蛋白的主要编码基因,其编码蛋白能自主装配成类病毒粒子并能诱导免疫应答。本文主要介绍PPV VP2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VP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和应用。
本试验通过构建大额牛(Bos rontalis)瘤胃细菌165 rRNA基因序列文库来研究大额牛瘤胃细菌组成的多样性.试验采用细菌通用引物F27和R1492对目标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利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试验共获得147个16S rDNA序列,在Gene Bank注册号为:DQ673466~DQ673612.按照97%的相似性标准,这些序列被分为86个
猪附红细胞体病对我国养猪业和人们健康都已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在局部地区还呈暴发流行的态势。然而,国内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检测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主要介绍该病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选取3~6月龄重庆黑山羊为试验对象,配制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63%、11.24%和13.32%的饲粮,进行了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如下:①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各组山羊的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高蛋白质组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1)、显著高于中蛋白质组(P<0.05),中蛋白质组与低蛋白质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各组饲料转化率有提高趋势,高蛋白质组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
目的:研究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体内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P1分子克隆接种普通仔猪,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猪的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猪感染P1后21天和35天的扁桃体、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出现了凋亡。结论:P1可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45份鸭茅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表明:20对引物扩增出295个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8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1.15%,鸭茅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848~0.9513.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分类结果与大部分材料的地理分布相符合.聚类除了能反映鸭茅生态适应性特征,与其生长发育状况及生产性能相关,还清楚地揭示出国产鸭茅品种遗传基础较
选用1600羽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植酸酶负对照日粮和用植酸酶部分替代磷酸氢钙的试验日粮,以研究植酸酶对肉鸭生产性能和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用100mg/kg植酸酶替代50%的磷酸氢钙可显著提高肉鸭日增重(P<0.05),而分别用100mg/kg、100mg/kg和120mg/kg植酸酶替代50%、75%和75%的磷酸氢钙对采食量、料肉比、胫骨灰分和钙、磷含量影响不
中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南方饲养的主要蜂种,虽然能利用零星蜜源植物,但近年来由于蜜源植物锐减、天气干旱影响蜜源植物开花排粉泌蜜,加上掠夺性的生产方式,引致蜜蜂营养不良,加上中蜂囊状病不断发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中蜂群势弱、抗逆性差,生产性能低下.华南地区中蜂的饲养,要解决中蜂群势恢复、提高中蜂抗逆性,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本课题主要探索中蜂种性恢复的方法,经过研究通过对
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微效多基因间的互作调控机制是决定猪胴体和肉质等相关数量性状的分子基础.利用包含140个与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密切相关基因的Oligo功能分类芯片检测了脂肪型的太湖猪和瘦肉型的长白猪在初生,1,2,3,4和5月龄间背最长肌中这些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发现长白猪分别有18和22个基因,太湖猪分别有3和7个基因在月龄间的表达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