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居群间野罂粟生物碱含量比较研究

来源 :2016首届中国中药资源大会暨CSNR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罂粟碱、黑龙辛甲醚及瑞芙热米定三种主要生物碱含量及快速检测野罂粟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居群野罂粟进行测定;此外,以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样品,外标法定量,采用LCMS-IT-TOF法对野罂粟全草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野罂粟的总生物碱含量,采用UPLC-MS法测定野罂粟碱、黑龙辛甲醚及瑞芙热米定三种主要生物碱含量。结果:通过LCMS-IT-TOF法对野罂粟全草的定性分析,初步得到13个生物碱成分,基本确定了其中8个主要生物碱成分。同时,对野罂粟总生物碱(TAPN)及3个主要生物碱成分(瑞芙热米定、野罂粟碱与黑龙辛甲醚)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成分的含量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其中以HGL样地的综合品质为最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群野罂粟分成两大组,其中WRBT、HGL和HS等3个居群聚为聚为第Ⅰ组;DL1、DL2、 HHG1、HHG2、ARS、EWK、XJG、HLE与ERGN等9个居群第Ⅱ组;其中,DL1与DL2聚成一小J、组;HHG1、HHG2、ARS、EWK、XJG、HLE与ERGN等7个居群聚为另一小组;其中,EWK、HLE与ERGN聚为一小组,HHG1、HHG2、XJG与ARS等4个居群则聚成另一小组。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以作为野罂粟药材质量评价方法。不同居群野罂粟含量测定结果说明,罂粟碱、黑龙辛甲醚及瑞芙热米定及总生物碱4中成分含量差异及聚类分析表明药材品种与其生长环境有相关性,可为野罂粟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及道地药材野罂粟的产地渊源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藏药黑果枸杞在当代及未来的适生区分布格局,为其资源可持续利用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黑果枸杞149个分布数据及当代(1950-2000)和未来(21世纪20-80年代)的气候数据,同时考虑3种温室气体排放场景,应用最大墒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3.1)软件,定量地预测了黑果枸杞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适生等级.结果:①黑果枸杞的
通过研究连翘叶和果多成分代谢,探讨花柱异型植株活性成分代谢差异和确定合理的采收期。结果表明,叶和果中各成分代谢变化趋势相似,中间有一定波动。叶和果中连翘酯苷A、异连翘酯苷A、芦丁、连翘苷和松脂醇-β-D-葡萄糖苷在长短花柱植株间均表现出一定差异,但不同地域的结果并不一致,说明长短花柱间的差异可能是由种质、环境或种质与环境共同引起。叶和果中次生代谢产物多在8-9月趋于稳定,表明8-9月采集的药材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调节植物生长的一类激素,在农产品和中药生产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生产中也会面临着不规范使用和高残留问题,同样影响了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本文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着重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了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限量标准。建议从人和动物、药材质量和环境3个方面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并对其规范使用,以期为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证中
本文基于对川贝母资源生态和品质质量的研究,在GIS平台上利用最大信息熵对野生川贝母进行生长适宜性分析,并筛选出影响川贝母生长的主导因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插值生成基于药材品质适宜性的空间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与川贝母植株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数据进行模糊叠加,形成基于药材品质适宜性和植株生长适宜性空间相关联的川贝母生产适宜性区划;结合土地利用等环境因素综合分析,对川贝母生产适宜区进行功能划分,得到具有实际
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综合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相关生态因子,对昭通天麻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昭通天麻的最适生区(适宜系数>0.6)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昭通(镇雄、彝良和大关,总面积2872km2)和贵州毕节(赫章、毕节和威宁,总面积1251km2)境内.ROC曲线的AUC=0.99以上,表明预测结果可信度高.影响昭通天麻分布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营养元素与栀子苷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HPLC法测定52个产区的栀子苷含量,根据土壤元素相关测定方法分别测出52个产区的11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将两者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再经通径分析得出营养元素对栀子苷含量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综合作用;结果:相关分析得出各营养元素之间普遍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意义的3种营养元素,分别是有效铜、有效锰、有效
采用人工引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羌活与宽叶羌活的生长状况、地下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筛选羌活属植物的最佳种植区域.结果表明:(1)从栽培植株成活率和生物量等指标来看,羌活的生态适应范围是2600~4100m;宽叶羌活生态适应海拔高度是1700~3600m.(2)从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与总量来看,羌活有效成分含量与总量较高的海拔范围是2600~3600m,而宽叶羌活有效成分含量与总量
目的:探究茅苍术种子醇溶性内源性抑制物的存在及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茅苍术种子醇提液(0、0.1、0.2、0.4 g/mL)处理油菜种子,并测定油菜种子的发茅率、胚根长度和保护酶活性等.结果:茅苍术种子醇提液能显著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及胚根的生长,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更明显,各处理组发芽率依次为90%、64%、35%、9%.并能够直接抑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间接影
对石斛相关的历代本草记载进行考证并综合分析,以求明确药用石斛来源和道地产区的沿革。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本草在对药用石斛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变化;本草记载中各类石斛名称多以外观、口感等性状为区分,同一名称往往指向多种原植物;本草中"金钗石斛"概念存在地域区分,明清之后大约分为四川及周边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域两类;传统药用石斛主要有有铁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束花石斛、细茎石斛等几种;本草中优质石斛产地大约
目的:研究辽宁省野生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辽宁省8个不同居群穿龙薯蓣80份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24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5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好且多态性明显的引物,扩增共获得5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6个,多态性比率(PPL) 10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