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监护在我院的实践

来源 :‘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医院药学实践的发展,要求药师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面向病人提供全面的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简称PC)服务,这是医院药学的又一次革命.作为一所有两百多年发展历史的集医疗、科研、生产、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在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大胆引入和实践药学监护,药师与医、护、患之间相互支持,彼此合作,不仅使与国外先进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理念相接轨,而且现在医院已形成一套独特而先进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更是全面提高了我院药学的服务质量,提高了病人的医疗质量和药疗质量,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李振华教授对湿热证的成因以及辨治经验,并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其病例特点进行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为湿热证的治疗提供借鉴。
目的在于构建中药知识框架,事半而功倍地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本文就主体、支架两大模块展开讨论,论及以概念体系、功效直立主体;单一功效、类似功效、案例搭建支架;多媒体开发工具制作课件加固框架;以及知识框架的思维运用,如章后小结、总复习、个性化学习、课题申报.认为知识框架有大有小,若干小框架合成大框架,若干大框架形成一个整体;知识(网、链)框架能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将零散知识规律化,使教学主次分明,
当前,教学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教育管理及教学同仁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作者结合长期从事中药学教学心得体会,提出中药学教学改革模式,即基于"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的中药学教学改革、基于SPL..PBL(层次递进教学法-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改革、基于PBL的海外留学生中药学教学改革、基于PBL的中药学饮片实训课教学改革.本文将为中药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
《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体现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与临床联系的桥梁,是中医学与中药学联系的纽带.学科外延也极其丰富,包括基源、产地、炮制、药理、制剂、配伍等,涵盖了中药有关的一切学问,其最终目的一切为中医临床服务.因基于此认识决定了该课程教学在中医药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也对从事《临床中药学》教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
要改革高校中药学教学,首先应从改革中药学教材入手。《临床中药学》从“学”和“术”两方面入手,把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材形态立体化。基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概念、药物功效,毒性、参考资料等方面,进行审视与思考,提出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建议.
目的:分析甘草甘遂反药组合临床同用研究文献的文献特征.方法:系统检索十八反中甘草甘遂组合同用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两者同用治疗疾病、用药剂量、配伍比例、给药剂型、给药途径及炮制入药情况这几方面对两者临床同用文献的文献特征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结果:临床文献记载甘草甘遂组合同用主要治疗中医内科疾病,以臌胀和痰饮证治疗记载最多,其它各科记载较少;组合同用时,两者多以"生甘草""醋甘遂"的炮制形式、以1∶1的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用名在《中药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中药处方用名的现状,及其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对《中药学》处方用名的教学提出建议.结果: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学》教材等具有法律效力和形成共识的标准,但临床医生并未对中药的处方用名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使用规范,影响着医生处方用药、调剂、医疗效果以及饮片的经营流通.应当加强中药处方用名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中的讲授.结
随着替代医学和植物化学的发展,广泛分布与各种中药中的酚类成分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具有代表性的石榴果实及其果汁含有独特的酚类成分,同时具有显著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的运用,石榴中大量的鞣质、黄酮、有机酸等酚类成分被发现,同时对其治疗癌症(前列腺癌等)和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机理和机制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已成为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中医中药在对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一些复方制剂的研究和外用方法的治疗,目前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的认识,补肾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研究进展,补肾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酒精性肝损伤日益增多.本文从单味中药其提取物和临床组方研究两方面对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应对单味中药及临床组方进行横向实验研究,并且可对多种中药提取物联合应用、浓度梯度的差异及临床复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治疗有无协同作用进行下一步研究.